L B T

记 录 过 去 的 经 验

泽山咸

泽山咸,下(内)艮(山、止)上(外)兑(泽、悦),咸,感也。阴阳正应相互感应,交感流通,为夫妇之道。咸卦为《周易》下经首卦。

咸,亨,利贞。取女吉。
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象曰: 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 咸,感也 : 咸卦由天地否卦上九和六三交换而来,否卦上九和六三阴阳正应,相互交换是柔上而刚下,成为泽山咸。阴阳交感,上下流通,打破否之阻塞,是以亨通。
  • 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 : 艮为山为止、为少男,兑为泽为悦、为少女。少男位居少女之下,是少男以谦恭卑下的态度和少女相处,是男向女求婚之象,故取女吉也。
  • 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 山上有泽,象征大山能够包容下大泽,有广阔的胸怀,君子观此卦,应胸怀广阔,虚怀若谷,有容人之度。

初六

咸其拇。
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
  • 咸其拇,志在外也 : 拇,大脚趾。象征感应刚刚发生,尚在最轻微、最表面的阶段,尚未深入,也未行动。初六有九四为正应,故言志在外。

古人注解

  • 王弼

    拇,动之始也。感之微也。志动于外,故曰咸其拇。

  • 程颐

    感之始也,意向未定,才动于外耳。

  • 拇为足端,所感最微。夫妇之道,感于微,乃能成天下之大。

六二

咸其腓,凶,居吉。
象曰:虽凶居吉,顺不害也。
  • 咸其腓 : 腓,小腿、小腿肚。六二居内卦之中,得位得中,本有柔顺之德,宜静不宜动。虽有凶象,但安居可吉,是因为顺从正道,故不受害。六二在互巽中,巽为随顺,随顺不害。

古人注解

  • 王弼

    腓,随动之物也。以柔顺之质,而为感所牵,则凶。能守其中,不随外动,则吉。

  • 程颐

    六二顺而中,宜居以守,不宜随感而动。故虽凶,居则吉。

  • 腓不自主,被动而随,若从其感,必有凶害。能居止守中,则感虽动亦不害。

九三

咸其股,执其随,往吝。
象曰:咸其股,亦不处也。志在随人,所执下也。
  • 咸其股,执其随 : 股,大腿,行动的主力部分,象征强烈的行动欲。执,执着、坚持。固执地要跟着别人走。九三以阳居阳,刚而不中,又处内卦之终,上应于上六。刚躁好动,遇外诱即跃跃欲试,故“亦不处也”。失其主,丧其守,志在随人,所以“往吝”。

古人注解

  • 王弼

    股,行动之本也。感而动之,不能处也。执志随人,失其正也,故往必有吝。

  • 程颐

    志随于人,以刚动之,必陷于过失。

  • 大腿能行,故曰不处。随人而不由己,执志于下,故往必吝也。

九四

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象曰:贞吉悔亡,未感害也。憧憧往来,未光大也。
  • 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 憧憧,心神不定、思绪摇摆的样子,反复纠结、进退不定的状态。憧憧往来,心神不定、反复走动之貌,象征内心无主、取舍不定。朋从尔思,志同道合者会理解并顺从你的核心想法,因本质未偏离正道,但未光大,只是部分感通。

九四居外卦之始,上体为兑,兑为口、为悦,主“外诱”。刚居柔位,不中不正,最易“心随境转”,故先戒以“贞”。四与初六相应,本有相感之势;但四位多惧,若一任情感而动,容易失足。故首提“贞”——以正自持,方可“悔亡”。

古人注解

  • 王弼

    贞则吉,守正则悔亡也。憧憧往来,志未定也。朋从尔思,党类相应,未能光大也。

  • 程颐

    利在守正,不可妄动。旷荡往来,志不专也。

  • 往来无定,故憧憧。朋从其思,但同类之应,非深感之至。

九五

咸其脢,无悔。
象曰:咸其脢,志末也
  • 咸其脢,无悔 : 脢,脊背、背脊肉,身之正中。

古人注解

  • 王弼

    脢,近心之处也。感之深也。处得其正,故无悔。

  • 程颐

    感之深而不失正,故无悔。志近而未至心,故曰志末。

  • 脢者,心之所附,感之已深也。近心而不入心,志之末也。能感而中正,因此无悔。

上六

咸其辅、颊、舌
象曰:咸其辅颊舌,滕口说也。
  • 咸其辅颊舌,滕口说也 : 辅,两腮旁的骨、牙床。颊,面颊、脸颊。舌,舌头。滕口,张口、喋喋不休、口舌动的样子。说,通悦,取悦

上六阴居卦极,与九三(盲动)相应,象征虚言。位高而无实,唯剩“口说”之应,故成“滕口”之象(“滕”通“腾”,腾涌、滔滔不绝之意),口惠而实不至。

离为火

离卦,为火、为丽(附着)、日、文明、征伐等义。为八纯卦之一。

离,利贞,亨。畜牝牛吉。
彖曰: 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象曰: 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 离,丽也 : 丽,附着、附于。
  • 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 作,起、起来。继,连续不断。

初九

履错然。敬之,无咎。
象曰: 履错之敬,以辟咎也。
  • 履错然。敬之,无咎 : 履,行、踏、行事。错然,错乱、差错、无序的样子。

古人注解

  • 王弼

    履错然者,动之初也,故宜敬以无咎。

  • 处错乱之地,以敬避其咎也。

  • 朱熹

    虽错然不安,以敬守之,则可无咎。

六二

黄离,元吉。
象曰: 黄离元吉,得中道也。
  • 黄离元吉 : 黄为中央之色、土之正色。六二阴爻得中得正,离为丽,为附,依附、附着在中正之道上,丛根本上就是吉祥得。离,为明、为文明,光明而得中,普照四方,光明正大之象。

古人注解

  • 王弼

    黄,土色也,中正之象;离,明也。以中正之明居尊,故元吉。

  • 程颐

    黄,中色也;离,明也。得中之明,故大吉。

  • 朱熹

    以中而明,文明之君道也。

  • 黄离,文明中正之象。

九三

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象曰: 日昃之离,何可久也。
  • 日昃(zè)之离。不鼓缶(fǒu)而歌,则大耋(dié)之嗟 : 昃,太阳西斜、日暮。鼓缶而歌,敲着瓦盆唱歌。耋,老、八十岁以上称耋。嗟,嗟叹、哀叹、悲叹。

九三处下卦之终,阳爻居阳位,刚而过中,如日已过午,开始西沉。鼓缶而歌是一种达观的态度。庄子的妻子去世,他鼓缶而歌,认为人的死亡是与自然同化。

古人注解

  • 王弼

    日之将暮,明之将穷也。

  • 程颐

    居离之极,明已衰矣。不能以乐自处,则衰愁之嗟也。

  • 朱熹

    不鼓缶而歌,以自适也;不然必至于嗟叹。

  • 黄离,文明中正之象。

九四

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象曰: 突如其来如,无所容也。
  • 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 突如,突然、猝然、无预兆。焚如,火燃烧的样子。

九四爻处于离卦下卦之上,上卦之初,阳爻居阴位,不中不正,离火之极,火势由明转烈,前后皆火(离为火),重离叠火,故成“焚”象

古人注解

  • 王弼

    火至四位,盛极而无所容,故突如、焚如。

  • 程颐

    火动之极也,故突焚死弃。

  • 朱熹

    有所激而不可遏也。

  • 黄离,文明中正之象。

六五

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象曰: 六五之吉,离王公也。
  • 出涕沱若,戚嗟若 : 涕,眼泪。沱若,此处指泪流不止的样子。戚,忧惧、哀伤。
  • 离王公也 : 离,丽、附。

六五居离卦上卦之中,柔爻尊位得中,上下皆阳(九四、上九),形成“离”为明、为附丽之象,附丽于王公(阳刚)而得助,象征以柔德治天下

古人注解

  • 王弼

    以柔居尊,明而能下,故悲民之忧而吉。

  • 程颐

    涕沱戚嗟,非弱,乃感民之心,柔中之君德也。

  • 朱熹

    哀戚以治天下,文明之君也。

  • 黄离,文明中正之象。

上九

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象曰: 王用出征,以正邦也。
  • 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 嘉,美好、喜庆。折首,斩首、擒首领(折,断也)。丑,同类之人。王出征,会有好的结果。俘获的非是一般的协从人员,而是主犯。

古人注解

  • 王弼

    王用出征,以明正也。折首,获非其类,不杀无辜,故无咎也。

  • 程颐

    以文明之师,正邦国之乱。折其首恶之人,所获皆非本邦之善民也,故无咎。

  • 王者用其明德出而征讨,能诛其首恶,又不伤其同类之善人,故曰有嘉而无咎。

坎为水

坎为水,上下都为坎,坎为水、为高坎、为低陷、为险阻。又称 习坎 ,习是重。

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
彖曰:习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维心亨,乃以刚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
象曰: 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
  • 习坎,重险也 : 坎卦为上下坎卦重合而成,故称习,习为重。
  • 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 : 坎为水,为低洼之地、低陷之地,水流入低地而不满盈,有流动之象、不满盈之象。坎为险、为水,有流动的特性,故曰 “行险”,有孚为信。
  • 维心亨,乃以刚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 : 坎卦刚爻居中,有中实之象,内心刚健笃实,故亨。
  • 天险,不可升也;低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 : 天险可指天道规律不可抗拒,地险指大地丘陵等自然之险,君子要从天险地险中学习,从而利有其险以守其国。
  • 水洊至,习坎 : 洊,接续而来、连续不断。坎水相接,即为习坎。

处习坎之时,艰难危险,重险重陷;事多困阻,谨慎行事。要内心笃实,才能亨。

初六

习坎,入于坎窞。凶。
象曰:习坎入坎,失道凶也
  • 习坎,入于坎窞 : 窞,深穴、深坑、井底最深处,比坎更险之地。习坎,重坎、反复进入陷阱、险境。坎窞,最险、最危险处。习坎卦本就象征多重凶险、危机,如今更入险窞,险中加险。

古人注解

  • 王弼

    习坎者,险之积也;入坎窞者,深陷也。

  • 程颐

    险而不能出,失道也,故凶。

  • 朱熹

    重险之中,而又陷其深处,自凶无可逃。

九二

坎有险,求小得。
象曰:求小得,未出中。
  • 坎有险,求小得 : 在险中,未脱离风险,主动谋求小事可得,大事不行。阳刚居中,虽仍在险中,但可凭刚健居中之德,谋取小成,但谨慎太过谋大 。

古人注解

  • 小者可得,大不可求。

  • 王弼

    险不可犯,故求小得,不敢大也。

  • 程颐

    在险之中,以中正而求小利可也。

  • 朱熹

    不能出险,但可求小利,以守其中。

六三

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
象曰:来之坎坎,终无功也。
  • 来之坎坎,险且枕 : 来,下来。之,去、往上。坎坎,六三处于上下两坎卦交接之处,前后皆险,进退皆险、险上加险。险且枕,枕,靠近、临近,就像枕靠在危险上。

古人注解

  • 双险之中,动必凶,故勿用。

  • 王弼

    险入其深,不可为也,故勿用。

  • 程颐

    险且枕,危至极矣,故无所可用。

  • 朱熹

    既入窞中,虽用亦无功。

六四

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
象曰:樽酒簋贰,刚柔际也。
  • 樽酒簋(guǐ)贰,用缶 : 樽,盛酒得杯子、酒器。簋,盛黍稷谷物之祭器。贰,二、双份、配。缶,陶器、粗陶瓦罐,象征粗简之器,比青铜礼器档次低。一樽酒,两份谷物装入陶瓷罐,为最简单得祭品(礼)。
  • 纳约自牖(yǒu) : 纳,接受、采纳。约,约束、约定、限制。牖,窗户。牖下之祭,属于非正祭得一种(通常是未出嫁的贵族女子举行),祭之地离窗户较近,称为牖下之祭。

祭器简朴,贡品不多,又是牖下之祭,都是说明祭祀的规格不高,以简约为主。

六四已出下卦坎,进入上卦,阴居阴位,位正,上承九五,处刚柔交接之处,此时要以柔、以小、以简谋生。

古人注解

  • 危而将出,宜小礼而不宜大事。

  • 王弼

    以柔出险,故用缶纳约,乃终无咎。

  • 程颐

    不可以力胜,唯以谦约自守,故得无咎。

  • 朱熹

    约而不敢大,故能济险。

九五

坎不盈,祗(zhī)即平,无咎。
象曰:坎不盈,中未大也。
  • 坎不盈,祗(zhī)即平 : 祗,谨慎守礼、恭敬、不放纵。坎不盈,险不满盈,未溢出之象,象征陷险仍在,但已可控制。通过审慎行事,让局面回归平稳。

古人注解

  • 守其中道,故能无咎。

  • 王弼

    坎之不盈,以中制也。

  • 程颐

    以中正之德,故险不溢而平。

  • 朱熹

    九五处险之中,不盈则平。

上六

系用徽纆,置于丛棘,三岁不得,凶。
象曰: 上六失道,凶三岁也。
  • 系用徽纆,置于丛棘 : 系,栓、束缚、捆绑。徽,细绳。纆,粗绳、大绳。丛棘,荆棘丛、带刺灌木,也可指牢狱(古时牢墙四周插棘,防止逃越)。被重重束缚,置入险境、困境,长期不得脱困。

上六阴柔处习坎之极,险而难返

古人注解

  • 失其中道,以致久困。

  • 王弼

    失道故困,困久故凶。

  • 程颐

    险极而不能出,故系纆丛棘,凶也。

  • 朱熹

    处险之极而失其道,久困而凶。

泽风大过

泽风大过卦,下巽(风、顺、入)上兑(泽、悦),大过,即太过,兑为泽、为悦,巽为风、为木,泽水淹舟,卦象四阳居中,两头阴柔,阳刚过头,阴阳失衡,重心过盛,故曰 大过。

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
彖曰:大过,大者过也。栋桡,本末弱也。刚过而中,巽而说行,利有攸往,乃亨。大过之时大矣哉。
象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 大过,大者过也 : 卦象四阳居中,上下(两头)阴柔,阳为大,阳刚过头,是为大过。
  • 栋桡,本末弱也 : 栋,房梁、栋梁。桡,弯曲、中心承载过重。初、上皆为阴爻,中间四爻为阳爻,如栋梁之中间太重,两头太弱,会弯曲。
  • 刚过而中,巽而说行,利有攸往,乃亨 : 中间四爻皆为刚爻,但有九二、九五刚居中位,巽而悦,外柔内刚,利有攸往。
  • 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 上兑为泽,下巽为木,泽水高涨,木被淹没,灭顶之灾象。大过之时,君子当独撑大梁,不倚傍两端弱枝,若时不可为,则退而内心安然不郁闷,当知时势所然。

初六

籍用白茅,无咎
象曰:籍用白茅,柔在下也。
  • 籍用白茅 : 籍,在下面铺东西垫起来、垫衬、铺垫。白茅,古代祭祀时常用的洁白茅草,象征洁净、谦逊与郑重。

祭祀时将祭品都放置在白茅上,表示非常的谨慎细致。

古人注解

  • 以其柔顺在卦之初,故得无咎。

  • 王弼

    白茅者,微之至也;以微垫之,所以无咎。

  • 程颐

    柔顺在下,能承其上者也。

九二

枯杨生梯,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象曰:老夫得其女妻,过以相与也。
  • 枯杨生稊(tí),老夫得其女妻 : 稊,通 荑,草木新生嫩芽、木更生。枯树发芽,年长男性得年轻女子为妻。杨木为阴,嫩芽为阳,老者(阳之过)得少女(阴之弱),喻阴中生阳,刚得柔助,阴阳合得其宜。老夫指九二,女妻指初六,

古人注解

  • 枯者复生,危者得助,皆所以济过。

  • 阴阳得配,故得无不利。

  • 王弼

    枯杨生稊,象枯而更生也。刚得柔助,故无不利。

  • 程颐

    大过之时,阳盛为害。此爻阳居阳位,而得女妻之象,刚柔相济,所以无不利。

九三

栋桡,凶
象曰: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也。

九三处卦中,取栋梁之象看,相当于房屋得大梁最中间,因为本末弱而弯曲,屋顶要塌下来,很危险,有凶。表示处在大厦将倾无可挽救的时局中,独木难支。

古人注解

  • 承重之处也,阳过而不能任,是以桡而凶。

  • 桡之凶,不可救也。

  • 王弼

    栋之所系,任最为重。刚过不中,无所受助,故桡。

  • 程颐

    以刚处中,上下皆不能助之,必桡而凶。

九四

栋隆,吉,有它吝。
象曰: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
  • 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 : 隆,隆起、向上拱起。栋梁向上弯曲,而不是向下,所以吉。

古人注解

  • 栋隆者,举其所桡也。然有它则吝,须专一而不旁扰。

  • 九三之桡,由九四之举而吉。

  • 王弼

    隆者,举也。能举其下,故吉。

  • 程颐

    九四以刚处柔而得位,举其下之桡者,故吉。

九五

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象曰:枯杨生华,何可久也;老妇士夫,亦可丑也。
  • 枯杨生华,何可久也;老妇士夫,亦可丑也 : 华,花、非根芽。士夫,青年男子、阳刚强盛。花发于梢,只花不果,古人有 “老树发花,不久之象”。比九二生稊差一些,稊是嫩芽,可长成新枝。老妇配少夫,阴(老)居主位而阳(少)反来就之, 虽可一时匹配,却难以持续生育、白头。女长男少、阴乘阳,在古人眼里“颠倒失配”,虽能成局,终显不雅。

九二得初阴之助而生稊,九五以刚在刚,三阳皆不为用,独于上六阴阳相比,故曰夫妇。上六阴极而衰,在上,故曰老妇。九五阳刚居下,故曰士夫(未娶妻者之谓)。从夫妇之序而论,当曰士夫得老妇,今曰老妇得士夫者,原其配偶之所起,志出老妇,老妇首倡而求士夫,丑体尤在老妇。

古人注解

  • 阴阳不当,虽无咎,亦不足称善。

  • 美而不实,有丑之象故无誉。

  • 程颐

    其象虽美,而非正配,故无誉。

上六

过涉灭顶,凶。无咎。
象曰:过涉之凶,不可咎也。
  • 过涉灭顶,凶。无咎。 : 过度的涉水、冒险,有灭顶之灾。处于大过卦时,形势危急,大厦将倾,情势所迫,被迫涉险,难免遭厄。

古人注解

  • 位穷力竭,涉险而凶,然不可责。

  • 灭顶之危,情所迫,故虽凶而无咎。

  • 王弼

    处大过之极,不胜其任,故凶;非咎,势然也。

  • 程颐

    上六处卦之极穷,不得不涉险,故凶;然非其过。

山雷颐

山雷颐,下震(雷、动)尚艮(山、止),颐,最初之意为嘴和下巴部分,引申为养。

颐指气使 ,指有权势的人使用下巴指使人。 颐养天年 中,颐为养,通过口吃食物获取营养。

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彖曰: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初九

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象曰:观我朵颐,亦不足贵也
  • 舍而灵龟 : 山雷颐卦由风地观卦九五初六互换爻位而来,在周易体系中,内卦为我,外卦为他,观卦九五来到初九,变为颐卦,是舍弃尊位来到下位,故称 “舍尔灵龟”,灵龟象征“心之灵明”“德之根本”,人若舍此而追外物,是“舍本逐末”。
  • 观我朵颐 : 朵,数目缀满花叶下垂的样子。朵颐,下颌张开咬食多西、动嘴咀嚼、鼓动腮帮子进食的样子,引申为口腹、物欲之乐。

舍天理而逐口欲,虽养形而害心,虽富而不贵。

古人注解

  • 灵龟者,道心也。舍而观朵颐者,逐物也。失正养而凶,理之必然。

  • 灵龟知吉凶,象有明智。舍灵龟而观朵颐,谓舍知而逐欲,故凶。

  • 灵龟,象心也。舍心从口,是舍道逐欲,凶。

  • 王弼

    灵龟者,神物也。舍其神以事口,反养为害,故凶。

  • 程颐

    人之养也,贵乎以理养心。初九舍其灵明之性,而以口腹为养,故凶。

  • 朱熹

    灵龟,内明之象。朵颐,口实之象。舍其内而求外,失养之正,凶。

六二

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象曰:六二征凶,行失类也。
  • 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 颠,颠动、颠倒、倒置。拂,违背、违逆。经,常道、常理。丘,高、高丘、山丘、高地,喻指上位者、高位者。

古人注解

  • 养道本在内自养,而今颠之,拂之,求之于外,故凶。

  • 王弼

    颠其所养,是失正也;拂经,失其道也。于丘求养,失其本也。

  • 程颐

    颠者,不正也;拂经者,逆理也。求养于丘,舍己从人,失养之道。

  • 朱熹

    颠颐谓自求口腹而失养心之正;拂经谓违理;于丘颐,依人也。行斯有凶。

六三

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象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
  • 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 违背养正之道,使用错误的方式自养或养人,坚持不变(贞)则凶,已悖养正之道,要尽早改正,否则越坚持越坏。

古人注解

  • 王弼

    拂颐,违养也。违养而固执之,其凶必矣。

  • 程颐

    拂颐,失道也。失道而固之,凶。十年者,久长之辞。大悖则久不可用。

  • 朱熹

    失养之正而固守其失,是以凶。久必不能任用。

六四

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象曰:颠颐之吉,上施光也。
  • 虎视眈眈,其欲逐逐 : 虎视眈眈,老虎伏击猎物时的全神贯注、谨慎下视的样子。逐逐,小心、轻轻收敛、谨慎逐取的样子。

六四阴居阴位,得正,有全卦主爻初九为正应,上临尊位,是转向养正。

古人注解

  • 得正而向上,故云上施光也。

  • 王弼

    改过向上,是颠而吉。虎视者,慎动也。

  • 程颐

    颠其所养而反向上,自反以求正也,故吉。

  • 朱熹

    向下求养则凶,向上求养则吉。

六五

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象曰: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

上九

由颐,历吉。利涉大川
象曰:由颐,历吉,大有庆也。

上九变卦之前为观卦上九,观卦两个上爻处于被阴爻避退(剥)的局面,观卦九五下到初九后,消除了剥的局面,由厉而变吉,故 “厉吉”,下有六三为正应,有援,利涉大川。

古人注解

  • 得正而向上,故云上施光也。

  • 王弼

    由颐,得养也。得养者,无所不利。

  • 程颐

    由颐,而有所养也。故虽厉而能吉。

  • 朱熹

    由正养而来者也。德充而能胜险。

山天大畜

山天大畜卦,下乾(天、健)上艮(山、止),与天雷无妄卦互为覆卦,无妄是灾,时运不好,山天大畜是福,时运好。畜,通蓄,大畜,意为大有积蓄,蓄止积聚。

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健,大正也。不家食吉,养贤也。利涉大川,应乎天也。
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 利贞 : 正固不动有利,大畜卦不宜外出活动,止而不动有利。
  • 不家食,吉 : 大畜卦由大壮卦(雷天大壮)刚爻初九上移到上九变为山天大畜卦,上九变化表示 “尚贤”,即贤能之士受到推崇,受到供养,无需家食,是显贵之象。
  • 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 君子要如山能容天般包容广畜,要多多记住前人的佳言善行,像前人学习好的品德,以此积蓄自己的道德。使自己能 “不家食”、“养贤”

初九

有历,利已。
象曰:有历利已,不犯灾也。
  • 有历利已,不犯灾也 : 已,止、停。大畜卦主旨为 “利贞”,为止而积聚,各爻如果能随大势就有利。初九刚爻得位又有六四正应,在乾中,乾为刚健,容易勇进,则 “有历,利已”,如果勇进不止,就是犯灾眚。

九二

舆说輹
象曰:舆说輹,中无尤也。
  • 舆说輹,中无尤也 : 舆,车厢、车体。輹,车上的伏兔、车钩心、是把车厢和车轴连在一起的零件。指将车厢从车轴上卸下来,不准备出门,所以无尤。

九三

良马逐,利艰贞,日闲舆卫,利有攸往
象曰:利有攸往,上合志也。
  • 日闲舆卫 : 闲,娴熟、熟练。日日勤练护卫车舆的技艺。

六四

童牛之牿,元吉
象曰:六四元吉,有喜也
  • 童牛之牿(gu) : 牿,为防止牛用角顶人,在牛角上横绑一个短木,防止牛角刺入人体,此横木为牿。在牛还小的时候就给它加牿。

六五

豮豕之牙,吉
象曰:六五之吉,有庆也。
  • 豮豕之牙,吉 : 豮(fen),豕去势(阳性生殖器)曰豮、劁(qiao)了的猪、将猪阉割。豕(猪)原本非常凶猛、牙齿非常可怕,去势后会变得温驯,牙齿会退化,也容易长膘,即使有牙,也不会伤人。

上九

何天之衢,亨。
象曰:何天之衢,道大行也。
  • 何天之衢,道大行也 : 何,荷,负荷、担负、背负。衢,十字路口、交通要道。 “其德刚上而尚贤”,上九为贤,尚贤则可推行其道,能大行于天下,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之象。

坤为地

是《周易》第二卦,纯阴之卦,是与 乾(刚健主动) 纯阳相对的 柔顺承正 之卦,象征 地的包容承载、阴的柔顺和辅助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彖曰: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元,亨 : 和 乾卦的 元,亨 相同,坤 也具备 元亨 之德,但 乾 是主动(刚健)开创,坤 是主动承载顺从(承正)乾道
  • 牝马之贞 : 母马。牝马性柔而健,行地无疆,又能顺随牡马(指公马,象征 乾道)而不自为主;用此象来指示 阴之正 ,即 柔顺利贞 之德。 阴爻宜固守柔顺,则吉(贞、正)。
  • 攸往 : 攸,虚词,本义是 所、之所,表示 地方、处所、行为的对象。往,去、行动。攸往,通常表示 有所行(动)、有所作为、追求目标
  • 先迷后得主 : 主动为先则迷,顺道为后则得主(乾为主,坤为从)。言 阴之道 宜后不宜先坤的 行动价值,在于 让正道的力量通过自身的承顺得以落地,而非主导先行
  • 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 朋,朋友、同伴、同类、志同道合者。 后天八卦中,坤主西南,为阴,象征和自己同属性(类)得朋;艮主东北,为阳,象征和自己不同属性(类)得朋 。往西南,会和志同道合者(朋,顺同类)共同协作,有利;往东北,不会有同伴(丧朋),但是会得主(得君者,臣之庆;得亲者,子之庆;得夫者,妇之庆。庆者,未有不离其朋而得者也),也是非常吉利。
  • 安贞 : 安于正道(柔顺承载、辅助)、守正(柔顺之正)
  • 地势坤 : 象征 地 之厚重、无边无际、高下相承、承载包容万物

乾坤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则无法成事

  • 乾为创始,坤为成终 ,没有坤的 承载,乾的 开创 将毫无意义;没有乾的 引领,坤的 承载 将毫无方向,二者 相生相济,共同构成 生生不息的宇宙与人事规律
  • 乾主知,坤主行
  • 乾为天,坤为地。乾坤并建,宇宙始备
  • 有乾无坤,则躁进而难久;有坤无乾,则寡断而失机。

古人注解

  • 王弼

    坤之德,顺以承乾,故利牝马之贞。

  • 程颐

    坤之道,唯在承乾而已。坤若自为主,则迷而无所适。

  • 朱熹

    坤以顺承为体,故利牝马之贞。安于顺从,厚德以载物,则吉。

初六

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 履霜 : 履,踩、踏、接触。霜,薄寒之征,象征 阴柔力量的初始形态 ,可指代 不利因素、负面趋势、潜在风险
  • 坚冰至 : 君子见微知著,履霜而知坚冰将至,象征 对初始微小的不利趋势(征兆)要 主动关注,警觉、不轻视,如此才能防微杜渐;初始微小的不利征兆,若不阻断,必然发展为重大危机
  • 阴始凝也 : 不利因素、消极趋势刚开始聚集。 阴始凝,是履霜、将至坚冰的因 。象征 负面力量从无到有,且开始主动聚集
  • 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 驯,顺从、遵循、顺而渐(循序渐进)。 坚冰至 不是 突然发生的意外,而是负面因素遵循 渐进积累的发展 规律,逐步发展的必然结果。揭示了 微小隐患→渐进积累→重大危机 的规律,如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初六为坤卦最下(初爻、下位),阴爻居阳位(不得位),一阴始生,位(下位)卑且弱,却正是阴气发动之端(初爻为 起点,对应事物发展的初始阶段,微小却关键),阴爻位不当,暗示 微而不正(阴的特质 柔缓、隐蔽、不张扬,易被忽视) 的萌芽最易被忽视 。需要警觉

初爻的 始,决定了此时 问题干预成本最低(阴始凝),若任由不利因素继续发展(驯致其道),必将造成重大危机(至坚冰),再去解决就需要付出更大代价 ,初六的预警,本质是 在成本最低的阶段,解决最根本的问题

古人注解

  • 王弼

    阴始凝也。履霜则知坚冰之将至,以微知著也。

  • 程颐

    初六为阴之始,阴虽微,然不可忽;观其始,则可以知其终。

  • 朱熹

    阴之始凝,履霜则知坚冰之将至。君子见微而知著,防患于未然。

六二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 直,方,大 : 直,正直、内质刚正、柔顺承道的本真无妄。方,方正、守规矩、不偏倚(有准则、有边界)、坚守原则。大,无局限、能承载、包容无界的格局(有容乃大),承坤卦
  • 不习无不利 : 习,本意为 学习、练习、修习,这里引申为刻意造作、违背本质的修饰。 不习无不利无需刻意修饰、顺应坤德本真,包容承载万物,自然无往不利
  • 地道光也 : 地道,指 坤的根本规律(包容承载、柔顺承正) ;光,彰显光大、广大而明。

六二爻,阴爻居阴位,得中得正,位在 内卦 之中,为坤之正主,是坤卦中最契合 地道本真(包容承载、柔顺承正) 的爻位,象征 柔顺力量达到 中正纯粹、自然天成 的境界 ,故其德圆满, 不习无不利 (契合地道本真,无需刻意修饰,自然彰显价值光辉)

直,方,大也是地得特性,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地是方得,是直得,是广大得。

六爻卦(重卦、六十四卦)中每个卦都有最主要得一爻,称为 卦主(一卦之主),也称作 主爻 。每卦包含 天(上、五爻)、地(初、二爻)、人(三、四爻),称为三才 。乾卦是天,九五为天位,是乾本位,是主爻(卦主)。坤卦是地,六二是地位,是坤本位,是主爻(卦主),最能代表地得特性。

古人注解

  • 王弼

    直者,不枉曲;方者,不偏倚;大者,无所不包也。不习而利者,性自然也。

  • 程颐

    六二中正,以阴居阴,尽地之道,直方广大,不待勉强而然,故无不利。

  • 朱熹

    六二之德,直以方,大而无私,不待习而成,乃地道之光也。

六三

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 含章 : 章,文采、才美、美德、才能; 含,包容、内含、藏而不露。 拥有才华却不刻意显露,如同美玉藏于石中,不轻易示人
  • 可贞 : 贞,守正、坚守正道、坚守原则。 坚守正道不违背原则、不放弃底线
  • 无成有终 : 无成,不是没有成就,而是 若从(以辅助者、实行者的角色,非主导者)王事,事成而不居功(不将成就归于自身)、不自傲,必能有好结果。
  • 知光大也 : 知,智慧、学识。

六三爻处 下卦终位,上接六四的临界位置,已离田而尚未登天(未至四、五),阴爻居阳位,位不当,故 含而不敢先 ;然紧邻外卦,才美已具(才华待显、辅助上位)。才美已盛而位未正,宜 隐藏锋芒而守正(含章可贞),待时而出,若从(顺应、跟随而非主导)王事,要以辅助者的角色行事,不居功(无成有终)

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的关键在于 从和无成 ,要认清自己的位置和角色,以辅助者、实行者的角色,非主导者的角色辅助君主,彰显 坤 的特性。 无成 并非 否定个人价值,而是认清辅助者的定位,不居功、不自傲,这是 六三爻 在位不当的环境下 善终的关键

含章可贞,以时发也 ,含章并非 无所作为、消极避世,而是要在合适的时机(以时发,因势而发)显露才华(或从王事)。 含章可贞 是 以时发也 的前提和准备,以时发 是 含章可贞的 目的时 指位势适配的时机,如 王事 需要辅助、自身位势安全时

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到了合适的时机,可以从王事,其智慧才学(章)光大的表现。

古人注解

  • 王弼

    章之为德,明也。含章者,不显其明也。以阴居阳,处不当位,宜含光以守正也。

  • 程颐

    六三以阴居阳,非正之地,若逞其章,则失其贞。惟含章守正,俟时而发,乃吉。

  • 朱熹

    含章,谓有文明之德而不显。以阴处阳,不当位,故宜含蓄而守正。

六四

括囊,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 括囊 : 括,扎紧、束缚、系紧、封闭; 囊,袋子、口袋。扎紧口袋,引申为 谨慎收敛自身的言行、才华、欲望,不轻易显露、不随意行动、不妄言、不妄动

六四爻,阴爻居阴位(得位),处于 上卦初位、临近九五君位的敏感地带,上接乾卦核心(九五阳爻,象征君权、刚健主导者),下承下卦辅助(六三阴爻,象征基层力量),是上(君)传下(臣)达的 权力缓冲带 与 矛盾焦点区。在高危环境中,唯有收敛言行、不妄动不张扬(慎),才能 无咎(避祸),哪怕牺牲 荣誉(无誉)

古人注解

  • 王弼

    括囊者,闭藏也。处阴柔之地,不可以自进,宜守闭藏,则无咎也。

  • 程颐

    以阴居阴,近尊位,若有所施,则必害也。唯括囊而不施,谨慎自守,故无咎而已。

  • 朱熹

    括囊,闭藏也。六四以阴居阴,近乎六五,若妄动则害,守闭藏则无咎,然无誉也。

六五

黄裳,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 黄裳 : 黄,中央正色、五行居中属土,象 中和;裳,下裙、下装,古人 上衣下裳 ,衣 象征 在上的尊贵者(如君王穿的冕服),裳 象征 在下的辅助者(如臣子穿的下裳);象 谦下承上、承顺、不越权
  • : 坤的柔顺文德(柔顺、包容、协调、承正),与 武(刚健、武力、开创) 相对。

六五爻 阴爻居阳位,位尊得中不得正,在坤卦,阴居君位(天子、元首),正是 以柔居尊 之典型,既中(居中守正,不偏不倚)且下(谦下承上,不居高位),五虽居 尊位,却仍是 坤卦的柔顺角色(辅助者),而非 乾卦的刚健主导者(决策者),承顺正道,故大吉。坤之六五与乾之九五同为 君位 ,而一刚一柔

柔顺力量(阴)处于 尊位而不骄、承正而不越 的理想状态,以居中守下的文德,承顺刚健正道,最终实现 元吉

文德在中 ,能以 坤之文德(柔顺、包容、协调、承正)居中守正,元吉。

古人注解

  • 王弼

    黄,中色也。裳,下服也。处尊位而能中正谦下,故元吉也。

  • 程颐

    居尊位而能下服,以中正之德自处,柔顺不失其正,故大吉。

  • 朱熹

    黄,中之色;裳,下之服。居尊位而能中正谦下,柔顺以治,元吉。

上六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 龙战于野 : 龙,指 乾之龙(刚健力量) 与 坤之龙(过度发展的阴柔力量) 的对立,象征 阴阳两气 相互争斗。野 是 不受约束的开阔之地,象征 冲突脱离 有序框架(如朝堂、规矩),进入 无规则的混乱状态
  • 其血玄黄 : 玄,天色;黄,地色。天地(阴阳、乾坤)交战,其血玄黄,象征两败俱伤,同归于尽。
  • 其道穷也 : 阴柔之道(坤之道,柔顺承正(乾的刚健正道))至此而极尽,要么毁灭要么转化(为阳),象征物极必反,阴极阳生。

上六是坤卦最上(最后)一爻,阴爻居阴位,已到极处。象征 柔顺力量(坤)过度积累,突破 承顺正道 的边界,与刚健力量(乾)正面冲突 的凶险状态。任何力量过度发展而失度,终将突破平衡(中),引发毁灭性冲突。

坤卦六爻皆阴,到了上六爻,阴气至极(上无可上,阴盛无制),已失坤之道(承顺正道),阴盛而与阳斗。与 乾卦 上九 亢龙有悔 一刚一柔,都说明 过犹不及,盛极必衰 的道理。

古人注解

  • 王弼

    阴极而与阳战,非其道也,故穷。

  • 程颐

    坤道纯阴,至上六而极。阴盛则必与阳争,争则伤,故曰‘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 朱熹

    六爻皆阴,至上而穷,阴盛与阳争,故有此象。

目标与效果

  • 打开浏览器扩展图标 → 弹出页 执行 hello.py → 在页面内看到输出

  • 完全离线:不依赖 CDN;Pyodide 运行时随扩展打包

  • 便于扩展:后续可把任何 Python 逻辑放进来

  • 适用于以下浏览器

    • Google Chrome 140
    • Chromium Version 141
    • Firefox
  1. 下载 Pyodide 离线包

    • 用于浏览器扩展或本地部署(例如前端中直接运行 Python),通常选择 “full distribution” 版本,即包含所有 vendored 包(第三方库预打包)的大包。通常文件比较大(300多M)
    • 若你想减小体积,仅用基础功能,也可以选 “core” 版本(只含运行时和标准库)——然后手动引入其他包。

    离线包解压后能看到 pyodide.js / pyodide.wasm / python_stdlib.zip(或 pyodide_py.tar 等)及若干 .data/.json 文件

  2. 创建项目目录结构。在任意空文件夹(例:my-explorer-extension/ )内创建如下结构:

    my-explorer-extension/
    ├─ manifest.json
    ├─ popup.html
    ├─ popup.js
    ├─ py/
    │ └─ hello.py
    └─ pyodide/ # ← 把 Pyodide 离线包整个丢进来
    ├─ pyodide.js
    ├─ pyodide.wasm
    ├─ python_stdlib.zip
    ├─ ...若干 .data/.json
  3. 核心文件内容

    1. manifest.json (Chromium MV3)
      {
      "manifest_version": 3,
      "name": "Python Hello (Pyodide)",
      "version": "1.0.0",
      "action": {
      "default_title": "Python Hello",
      "default_popup": "popup.html"
      },
      "icons": { "128": "icon128.png" },
      "web_accessible_resources": [
      { "resources": ["pyodide/**", "py/hello.py"], "matches": ["<all_urls>"] }
      ],
      "content_security_policy": {
      "extension_pages": "script-src 'self' 'wasm-unsafe-eval'; object-src 'none';"
      }
      }
    • 不得加载远程脚本(CDN)。Pyodide 必须随扩展打包。

    • WASM 权限:'wasm-unsafe-eval' 让扩展页能加载 WebAssembly。

    • web_accessible_resources 允许在扩展页面读取 pyodide/**py/hello.py

    1. popup.html 点击扩展后的弹出页面 HTML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
      <title>Python Hello</title>
      <style>
      body { font: 14px/1.4 system-ui, sans-serif; padding: 12px; width: 360px; }
      button { padding: 8px 12px; border-radius: 8px; border: 1px solid #ddd; }
      #status { margin: 8px 0; color: #666; }
      pre { background: #f6f6f6; padding: 10px; border-radius: 8px; min-height: 80px; }
      </style>
      </head>
      <body>
      <h3>Run Python in a Chrome Extension</h3>
      <div id="status">Loading Python runtime…</div>
      <button id="run" disabled>Run hello.py</button>
      <pre id="out">[output will appear here]</pre>
      <script src="popup.js"></script>
      </body>
      </html>

    2. popup.js

      let pyodide;
      const statusEl = document.getElementById("status");
      const outEl = document.getElementById("out");
      const run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run");

      (async () => {
      try {
      // 1) 从扩展内部动态导入 pyodide.js
      const url = chrome.runtime.getURL("pyodide/pyodide.js");
      await import(url);

      // 2) 初始化 Pyodide;indexURL 指向扩展内的 pyodide 目录
      pyodide = await loadPyodide({
      indexURL: chrome.runtime.getURL("pyodide/")
      });

      statusEl.textContent = "Python ready ✅";
      runBtn.disabled = false;
      } catch (e) {
      statusEl.textContent = "Failed to load Python runtime.";
      console.error(e);
      }
      })();

      run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async () => {
      runBtn.disabled = true;
      outEl.textContent = "Running hello.py…";
      try {
      // 3) 读取扩展内的 hello.py
      const helloUrl = chrome.runtime.getURL("py/hello.py");
      const code = await (await fetch(helloUrl)).text();

      // 4) 捕获 stdout
      await pyodide.runPythonAsync(`
      import sys
      class _Cap:
      def __init__(self): self.buf=[]
      def write(self, s): self.buf.append(s)
      def flush(self): pass
      old_stdout = sys.stdout
      cap = _Cap()
      sys.stdout = cap
      `);

      // 5) 执行 python 源码
      await pyodide.runPythonAsync(code);

      // 6) 取回缓冲
      const output = await pyodide.runPythonAsync("''.join(cap.buf)");
      outEl.textContent = output;

      // 7) 复位 stdout(可选)
      await pyodide.runPythonAsync("sys.stdout = old_stdout");
      } catch (e) {
      outEl.textContent = "Error: " + e.message;
      console.error(e);
      } finally {
      runBtn.disabled = false;
      }
      });

    3. py/hello.py Python 文件,本示例以输出内容为例

      print("hello world from Python inside a browser extension!")


  4. 在本地加载与试跑(Chromium)

    1. 打开 chrome://extensions
    2. 右上角打开 开发者模式
    3. 选择 加载未打包的扩展程序 ,在弹出窗口中选择示例程序目录,本示例为 my-explorer-extension/
    4. 正常加载扩展程序后,会在 我的扩展程序 中看到 Python Hello (Pyodide) 1.0.0 (manifest.json 文件中定义的扩展程序名称和版本),点击浏览器的 扩展 ,下拉列表中也会看到新加的扩展程序。
    5. 在扩展中选择 Python Hello (Pyodide) 执行,会弹出 popup.html 页面,并可以点击 Run hello.py 运行 Python 程序。

常见错误

Manifest is not valid JSON. Can’t read file. Could not load manifest.

在 Windows 系统上的 Chrome 中运行正常,Linux 中 Chromium Version 141.0.7390.54 (Official Build) snap (64-bit) 报错: Error Manifest is not valid JSON. Can't read file. Could not load manifest.

原因 : 不是描述所说的 JSON 格式错误,而是因为 snap 沙箱读不到文件 。snap 版 Chromium 对文件访问有严格沙箱:默认只能读 $HOME 里的内容(比如 ~/Downloads , ~/Documents )。如果扩展目录在 可移动磁盘 或 Windows 分区挂载(例如 /media/xxx/…/mnt/d/… ,就会出现 “Can’t read file”可以把扩展整个文件夹搬到家目录中尝试

天雷无妄

天雷无妄,上(外)乾(天、刚健)下(内)震(雷、动),动而健。无妄,即无虚妄、不妄动、不妄为、坚守正道。天下雷行,刚健守正,物与无妄。

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彖曰: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於内。动而健,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佑,行矣哉?
象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 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 匪,通非。眚,灾祸、过错, 灾为自身无措而受祸,眚为自身招祸 。天雷为威严和正义之象,天下震雷施威,诸邪避退,虚妄难存,此时若不顾天时,行为不正,就是自招灾眚。天打雷劈之时,不宜出门远行(不利有攸往)。
  • 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 : 无妄卦为遁卦(天山遁)上九刚爻从外卦来到(返、复)初九成为内卦之主。爻从上往下移动称为 “来”,从下往上移动称为 “往”。
  • 动而健,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命也 : 震为动,乾为健。六二和九五上下正应。
  • 无妄之往,何之也?天命不佑,行矣哉? : 处无妄之时,又能何往?无妄之时,天下雷行,不利有攸往,天命不佑,不适合出行。

古人注解

  • 无妄者,不虚妄也。凡妄动而失正,则有灾咎。

  • 无妄者,至诚无伪之谓。君子体天以诚,则无妄而顺;妄则逆天而有眚。

  • 王弼

    无妄者,天命也。天行健而不息,动以正而不妄。人法天而动,故亨。

  • 程颐

    无妄之道,天理自然。若以人欲妄动,则天命不佑。

初九

无妄,往吉。
象曰:无妄之往,得志也。

无妄卦卦辞言 “不利有攸往”,初九爻辞说 “往吉”,为时势(局部取象),往吉是因为初九为全卦主爻,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动而建),得志,在下卦震里,震为动、为足,可以往。

古人注解

  • 无妄,正也。往吉者,动正而应时也。初九阳正得位,动而顺天,故吉。

  • 初九阳刚得位,以正而动,不妄为也。其往也正,故吉。得志者,志行也。

  • 初九为震之首,动而刚正,是无妄之行。顺天而动,非私而往,故吉。得志,谓行合其志也。

  • 王弼

    无妄,顺天也。初刚正得位,动以顺天,无妄也。往而不违其正,故吉。

  • 程颐

    无妄者,天理自然也。初九刚正得位,行合天理,无妄之往,故吉。得志者,得其天理之志也。

六二

不耕获,不菑畲,则利有攸往。
象曰:不耕获,未富也。
  • 不耕获,不菑畬(zī yú) : 耕,耕种、耕田、耕地。菑,开垦荒地、开荒。畬,熟地、耕种多年的好地。

无妄卦是遁卦(天山遁)上九返初,无妄卦的六二是遁卦的初六上移,六二是得现成天地,故言 “不耕获,不菑畬”,即坐享其成,所以 “利有攸往”。 坤为不富,巽卦为富,六二之上是互卦巽,故言 “未富”

古人注解

  • 不耕获,不菑畬,言无妄也。顺时而往,利也。

  • 耕获,谓务农以求食;菑畬,谓初熟再熟之地。言不劳而欲得,妄也。六二柔中顺应,不妄求,故利有所往。

  • 不耕获,不菑畬,言不妄取。六二中正,顺而不妄,故利有攸往。

  • 王弼

    不耕而获,不菑而畬,妄也。今不妄而顺天,故利有攸往。

  • 程颐

    不耕获,不菑畬者,言无妄而后可以往也。若妄为以求得,则妄而不利。

六三

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象曰:行人得牛,邑人灾也。
  • 无妄之灾 : 意外之祸、无端之厄。并非因自身妄为所致的灾祸。坚守正道却遭遇的意外祸患
  • 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 如有人把牛系在邑中,行人路过误以为无人所有,将牛牵走;于是行人得牛(误得),邑人失牛(无妄之灾)。即使自身无妄、不作妄行,仍可能受祸于他人之妄。行人之得,原非其分;邑人之灾,原非其咎。

六三爻不中不正(阴爻居阳位),承上接下,所处不稳(阴柔不正,动处之位;),已被外部环境干扰,自身无妄(守正不妄为),却因他人行为、环境关联被动遭遇灾祸。

古人注解

  • 阴居阳位,不得其正,动而妄应,故无妄之灾。或系之牛,非己之牛;行人得之,邑人失也。

  • 六三阴柔处阳,非其位也。虽无妄动,而居动之上,感应不正,故有灾。譬如牛系邑中,行人误取,邑人受害。

  • 无妄者,天理也。然位不当,动不中,则虽无妄亦有灾。此天命自然,不可怨天尤人。

  • 王弼

    无妄之灾者,非己之妄而祸及也。牛者,财也;行人得之,邑人失之。得非其有,灾非其罪,天理自然。

  • 程颐

    无妄之灾者,非己之妄而祸至。阴居阳位,不得正也。行人得牛,邑人之灾。天地之理,或然也。君子遇之,安于命而不怨。

九四

可贞,无咎。
象曰:可贞无咎,固有之也。
  • 可贞无咎,固有之也 : 坚守正道(无妄、顺天道、守本心),即可避免过错与风险。

古人注解

  • 九四阳刚而近君,动而能止,是可贞也。固有之,谓天性也。

  • 九四阳刚,处上卦之初,近君之地。居不正位,若妄动则有咎,能守贞则无咎。其无咎者,性固有之,非勉强也。

  • 九四以阳居阴,居险之地,若妄则害,守贞则安。此其天性刚正,固有之也。

  • 王弼

    九四阳而居阴,不得位也。处无妄之时,能守正不妄,则无咎。固有之者,性之然也。

  • 程颐

    处无妄之时,居高之位,动而近君,最可妄。能守正不妄,固其本性,故无咎。

九五

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象曰:无妄之药,不可试也。
  • 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 并非由妄为所致的疾病,自然之困、外部环境使然。顺天理者,无需外求而自安。

古人注解

  • 无妄之疾,天灾也。勿药者,顺天也。有喜者,天复也。

  • 无妄之疾,谓非妄而病也。居中守正,不妄治,天自复之,故有喜。若妄药试之,反害也。

  • 九五阳刚中正,得位而应二。虽有小疾,非妄所致,勿药而有喜。若试药,则妄也。

  • 王弼

    疾者,阴气病阳也。以阳刚中正居尊,虽有小疾,顺理勿药,自然有喜。妄药者,妄为也,不可试。

  • 程颐

    处无妄之时,虽有疾害,非妄而至,顺而安之,则可喜矣。若妄治之,则妄也。

上九

无妄,行有眚,无攸利。
象曰:无妄之行,穷之灾也。

上九是全卦之终位,阳刚至极、无位无应,象征无妄之道行至极处,若仍欲前行,则成妄动。人虽是无妄之心,但当时机已尽、势不可为,若仍勉强妄行,则必有灾。

古人注解

  • 阳穷于上,过而不止,虽无妄心,行则有灾。

  • 上九阳刚居上,穷极之地也。虽无妄心,而行则违时,故有眚,无攸利。

  • 上九阳穷在上,不中不正。虽无妄心而行,则有眚,无所利。穷极不知止,灾之道也。

  • 王弼

    无妄之行,谓不合时也。处穷而行,是以有眚。知止者无咎,不止者自取其灾。

  • 程颐

    穷则止,天理也。上九穷而不止,是以有灾。虽无妄意,而行之妄也。

地雷复

地雷复,上(外)坤(地、顺)下(内)震(雷、动),内动外顺,雷在地中,象征阳气复生,一阳复生而五阴顺阳,阴顺阳生。是继 剥卦 剥极而复、阳气回升的卦。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 : 复,是刚爻返下,重新复出。柔爻成串为贝、为朋,两串为朋,复卦上面五个柔爻成两排,故言 “朋来”。刚爻从剥卦到复卦,从上返下,一位一日,七日为复,故言 “七日来复”
  • 刚返,动而以顺行 : 刚返,刚爻从剥卦返下复生,指阳气复生,生机重启。震为雷为动,坤为地为顺,内动而外顺,动而以顺行。
  • 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 至日,冬至,冬至为阴柔至盛、阳生之始。闭关,关闭城门不出。商旅,行商、征伐之事。省方,巡查、巡视四方。君子养德之时,不事外务、养阳育生。

古人注解

  • 复,阳气动于下,阴顺而上,天地交而万物生也。故亨。

  • 复者,剥之反。阳生于下,天地以生为心,君子体之,以守道归正。

  • 王弼

    复者,反其所也。剥之终,复之始。阳反于下,阴气顺之,故亨。

  • 程颐

    天地之心,生物无穷也。复者,天地之心见也。

初九

不远复,无祇悔,元吉。
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 不远复,无祇悔 : 祇,大、重大。离复之道不远(偏离正道后,不走远就及时回归),能够修身修德,终无大悔。

初九为全卦唯一的阳爻,居阳位,得位得时,正象征阳气反生于下,是复卦之本。

古人注解

  • 不远之复,谓失道未久也。能自反以修身,故无终悔而元吉。

  • 阳反于下,不复远也。能自反者,无终悔,元吉。

  • 王弼

    初九为复始之主,不远而复,则顺天之道。悔亡而元吉。

  • 程颐

    初阳生于下,复之始也。不远而复,则悔可免。君子体此以修身。

六二

休复,吉。
象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 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 休,善、美、和顺、安宁,也有休止一说(复卦一阳初生,上临众柔爻,到此止复)。六二以柔顺承阳(初九),以仁顺之心迎接复生,复道得以安立。

初九阳刚在下发动,阴柔(六二)顺承其德,不逆不拒,是以柔辅刚,以顺承正的典范。六二为柔中得正之象,性柔位正、承阳而顺,是《复卦》中最安静、最吉祥的一爻。

古人注解

  • 休,美也。下承九阳,得正之吉也。

  • 休复之吉,以下仁也。休,美也。六二柔中得位,下承初九之阳,以柔顺承刚,故曰以下仁也。

  • 王弼

    休者,美也。以柔中而顺刚,能下仁也,故吉。

  • 程颐

    二以柔中顺于初九之阳,是能下仁。复而休美,故吉。

六三

频复,厉无咎。
象曰: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 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 频,频繁、屡次。反复不定。

六三阴爻居阳位,在下卦之终,上卦之下,属于阳生而阴犹盛的阶段。阴失中不正而躁,动常反复,阳气虽已动,但尚弱;阴爻环绕,易随阴而往。时进时退、屡复屡失,反省而未定。能警惕自守,以义为心,虽危无咎。

古人注解

  • 频,数也。复数反也。阴居阳,失位,动无常,故厉。然顺初阳之义,故无咎。

  • 频复,谓屡反复也。处非其位,动无常,故厉。然志复于正,义有所依,故无咎。

  • 频复,复而又复也。阴居阳位,不中不正,动而不定,故厉;然其志在复,义也,故无咎。

  • 王弼

    频复,屡反也。失中不正,动而不定,危矣。然其志在复道,故虽危而无咎。

  • 程颐

    复之时,阴未尽,阳未盛,故其复频也。动则危,危而能守其义,故无咎。

六四

中行独复。
象曰: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 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 复之六四即剥卦之六三,复卦六四正应初九,剥卦之六三正应上九,五个阴爻上下各二,即所谓的 “中”,剥卦六三言 “失上下”,复卦六四言 “中行”。应为有正应,故 “中行独复”。复乃天行(自然之道),初九为卦主,六四正应初九,能与天行应合,故言 “从道”

古人注解

  • 中行,行中正也。独复,独得阳道也。以从道,顺阳正也。

  • 言处群阴之中,能独行中正之道,不随众邪,故曰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 中行者,不偏不倚之谓。独复者,众不复而我独复也。能中行独复者,从道也。

  • 六四以阴居阴,得位而正,虽处群阴之中,而心应初九之阳,是以能独复。

  • 王弼

    居群阴之中,能中行独复,不随众邪,是以从道也。

  • 程颐

    复之时,阳道始伸,阴多而阳少。能中行而独复者,君子也。其志从道,虽众不我与,而不悔焉。

六五

敦复,无悔。
象曰: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
  • 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 : 敦,敦厚、厚重、笃实。自考,反省、自省、自我检查。

六五虽阴爻居阳位(不正),但尊得中位,以柔顺居尊,厚德载物,故曰敦复,复道已成,君子守中以厚,复归于道,能以中正自省,所以无悔。

古人注解

  • 敦,厚也。五居尊中,柔顺承阳,厚而能正,故无悔。

  • 敦厚而复,复于道也。以柔居尊,中正应阳,能反身自考,故无悔。

  • 敦,厚也。以柔中之德而应初阳,复而能厚,故无悔。中以自考者,自反中正之谓。

  • 五居尊位,柔而能中,能厚德载复。君子处此,当自考于心,反求诸己。

  • 王弼

    敦者,厚也。以柔中而应刚,居尊能厚,其复不失中道,故无悔也。

  • 程颐

    复之时,能敦厚以复,不为躁动,乃得中正之道,故无悔。中以自考,言能反己而诚也。

上六

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象曰:迷复之凶,反君道也。
  • 迷复 : 上卦为坤,下卦为震。复卦是要阳生于下,迷复是上六反生于下,使复卦变成了师卦(下坎上坤地水师),坎为灾眚为陷险,坎又为血卦,故言 “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复下卦为震,为诸侯、为君,上六返初,变为坎卦,震君变为坎灾,故言 “以其国君,凶”。
  • 迷复之凶,反君道也 : 刚爻为君,复卦为阳长阴消之道,上六返生于下,于刚爻不合,违背了复卦之道。

古人注解

  • 复以阳为主。今阴极在上,不复于阳,是迷复也。动以阴柔,故凶。行师者,妄动也,故有大败。

  • 处复之终,阴穷无阳,故迷复也。迷则凶,有灾眚。若以兵行,必大败。十年不克征者,失道故也。

  • 上六阴柔在上,远阳无应,是为迷复。动以阴柔,则凶;虽欲行师,以阴乘阳,终无克。十年犹不能征也。

  • 上六阴穷而不复,迷于复道,是迷复。以柔居尊,妄动用师,凶必至矣。

  • 王弼

    迷复者,迷失阳道,不得复也。阴极在上,反道为凶。行师用武,逆天必败。

  • 程颐

    复道者,反于正也。上六远阳在上,不复于下,是迷复。处尊而不知返,动以妄为,凶莫大焉。

山地剥

剥,上(外)艮(山、止)下(内)坤(地、顺),山附地上,顺而止之。五阴剥一阳,阴盛侵阳、阳气衰微、正道被剥蚀,衰败之极、危亡将至,但顺天之道、静以待时。

剥,不利有攸往。
彖曰:剥,剥也,柔变刚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顺而止之,观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
象曰:山附地上,剥;上以厚下,安宅。
  • 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 : 消,消退、减退。消息,消长、消退又复长。盈虚,消长、满空。君子知道(崇尚)万物都有消长盈虚、极则必反,此为自然之道。
  • 山附地上,剥;上以厚下,安宅 : 山附地上,五阴剥一阳,根基已被(阴柔)侵蚀,根基不稳,阳刚被阴柔侵蚀,正气衰微。此时要以仁厚安民,稳固根基。

,剥落,象征正道被蚀、阳气尽失。此时不宜行动,只可守正以待复兴。

古人注解

  • 山附于地,根将剥落,剥之象也。君子宜厚下安民,以守其基。

  • 文以饰实,实以居文。内实而外文,乃文之正。

  • 王弼

    剥者,损阳益阴也。阴盛阳微,故不利往也。君子观其象,以止为安。

  • 程颐

    剥之时,君子当自守其正,不可与小人竞。守静以待复,乃天理之道。

初六

剥床以足,蔑贞,凶
象曰:剥床以足,以灭下也。
  • 剥床以足 : 床,象征根基、承载之物。从床的足部开始剥落,象征从根基最底层开始侵蚀。
  • 蔑贞凶 : 蔑,轻蔑、轻视、忽视、不顾。忽视正道、不自警惕(剥床以足),轻视根基剥落的隐患,终将凶险。
  • 以灭下也 : 下,根本、基础、根基。这种剥落会导致基础被破坏,最终导致整个结构的崩溃。强调了基础的重要性,以及在面对剥落时,必须重视基础的稳固。

初六阴爻居最下位,象征阴气萌动、开始侵蚀阳刚之基,是衰败(阴剥阳)之始。像床脚开始被蛀蚀、削坏一样,危机虽小,但根基动摇。

古人注解

  • 王弼

    剥自下起,阴始动也。足者床之本也,剥其足,则床危矣。阴始害阳之象也。

  • 程颐

    阴始侵阳,象若剥床以足。其害未大,而可觉也。若不正守,则凶祸及矣。

六二

剥床以辨,蔑贞,凶
象曰:剥床以辨,未有与也。
  • 剥床以辨,未有与也 : 辨,《程注》谓 床之干也,是床足之上,床身之下,分辨处也 。未有与也 指 六二虽居中,却孤立无援,没有志同道合的辅佐者,小人当道、君子失势,孤立而不能止剥。

六二处下卦中位,本为柔中之爻,按理可守中正而免祸,但在剥卦中,阴盛阳衰,不能自正,正道被逐层削弱。

古人注解

  • 王弼

    剥床以辨,剥之渐也。处中之阴,不能自正,蔑贞而凶也。

  • 程颐

    床以安身,辨者,床之边也。剥及于辨,则坏之渐深矣。阴剥阳,渐至于辨,蔑乎贞则凶矣。

六三

剥之,无咎。
象曰:剥之无咎,失上下也。

六三阴爻居阳位,是剥卦中唯一无咎的阴爻 。在剥卦五阴剥一阳的格局中,六三处下卦之终,上卦之下,是全卦中和唯一刚爻有正应关系得爻,因此不像其他阴爻一般剥蚀唯一得刚爻(失上下也)。

古人注解

  • 王弼

    旨在剥去害者则无咎。六三阴居不正,剥势方炽,失其上下之助,孤也,故唯有自去其害,乃得无咎。

  • 程颐

    六三居下之极,剥势既深,能知止而剥之,则可免咎;所谓失上下,即不比二、不应上九,孤而能自守。

六四

剥床以肤,凶。
象曰:剥床以肤,切近灾也。

肤,体也。阴剥阳之体,近灾也。

古人注解

  • 王弼

    剥床以肤,剥之深也。阴盛剥阳,已及其身矣。切近灾也者,灾之将至也。

  • 程颐

    肤者,近体之言。剥及于肤,则危极矣。阴剥阳几尽矣,故凶。

六五

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
象曰:以宫人宠,终无尤也。
  • 贯鱼,以宫人宠 : 贯,串连、串联、穿成一串。鱼,常与阴柔关联,众阴之象,此处指五阴爻。贯鱼,象征有序管控阴柔势力,避免无序侵蚀。

六五阴居阳位虽不正,但尊位居中柔而顺阳,能联众阴、承上阳,是阴极转阳、衰极思复的转机。阴盛至极,阳将再生。

古人注解

  • 王弼

    言阴得中而顺阳也。虽不当位,得中以应刚,终无尤也。

  • 程颐

    阴居尊位,以柔顺承阳,得其正也。故曰以宫人宠,无不利。言能顺而不专也。

  • 贯鱼者,阴气相连也。以宫人宠者,柔顺而承阳也。阴极而能顺阳,则无不利。

  • 贯鱼,阴类相从之象。以宫人宠,言柔顺而承刚也。五以阴居尊位,不可自用,能顺阳则无不利。

  • 五居尊位而阴柔,能自抑以承阳,此剥极将复之机也。

上九

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象曰:君子得舆,民所载也。小人剥庐,终不可用也。
  • 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 硕果,大果、成熟之果,此处象征阳刚之道;舆,车舆、马车、能载人之车,象征得民所载;庐,简陋的房屋、茅屋。阳刚之气虽被剥离几尽,但尚有生机(硕果不食)。君子得民所载、复起于衰世,小人势消(阴消阳复)

剥卦至此,五阴剥尽,仅余一阳(上九)。阳虽孤危,但未灭(硕果未食)。阴极将衰、阳德将复。

古人注解

  • 王弼

    硕果不食者,言阳道虽孤,犹有余贞,不可复剥也。君子得舆,民所载也;小人剥庐,阴穷之象也。

  • 程颐

    硕果不食,言阳德未尽。君子得舆,民心归之;小人剥庐,阴剥穷也。阴穷而阳复,剥极而复之时也。

  • 阳为果,硕果谓阳也。不食,藏之也。君子阳也,得舆民载也。小人阴也,剥庐阴尽也。

  • 剥尽而上阳独存,犹硕果不食也。君子得舆者,民载之也。小人剥庐,居无所安也。

  • 此剥卦之终也。阳道未灭,阴极阳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阴阳消长之理至此昭然。

山火贲

贲,上(外)艮(山、止)下(内)离(火、丽、明),山下有火,文明而止。文以饰质,明以止动。有实有文、以文显德。象征着文饰、修饰,即通过外在的形式来美化或改善事物。

贲,亨。小利有攸往。
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 小利有攸往 : 贲,只是修饰而非改变事物得本质,不能过渡依赖。从象上讲,泰卦九二上到上九,上六下到六二,阳爻由中位变为失中,柔爻变为得中,刚爻为大,柔爻为小,此变化对柔爻更为有利,故 “小利有攸往”
  • 柔来而文刚,故亨 : 贲卦由泰卦变化而来,泰(地天泰)卦九二和上六交换成为山火贲卦,上六来到六二,乾卦变为离卦,使刚柔交错、阴阳互通,故柔来而文刚。
  • 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 : 泰卦九二上到上九成为山火贲卦,上卦坤变为艮,是故 “分刚上而文柔” 。
  • 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 庶政,日常政务、民生服务。无敢折狱,不要轻易地进行严厉的惩罚或裁决,应该查清事实(不能文饰),最好通过文化的力量来教化民众。重在修文德、化民心(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古人注解

  • 文以饰实,实以居文。内实而外文,乃文之正。

  • 王弼

    文以饰质,质以载文,文质彬彬,然后亨也。

  • 程颐

    离为明,艮为止。明而能止,则文而有节矣。

  • 朱熹

    山下有火,火照山明,饰之象也;君子修文德以治政,不急刑罚。

初九

贲其趾,舍车而徒。
象曰:舍车而徒,义弗乘也。
  • 舍车而徒 : 车,在古代是 身份、地位、便捷的象征 。徒象征朴实、节制。

初九位卑(下)且始动, 贲其趾,舍车而徒 象征 起步阶段的文饰选择:宁简勿奢,宁实勿虚。在开始修饰自身时,必须先守本质、不过度。

古人注解

  • 饰其趾,犹言始也;舍车而徒,不尚华而从俭。

  • 王弼

    趾,动之始也。贲其趾,始修饰也。时未可乘,故舍车而徒,义之正也。

  • 程颐

    文始于下,故贲其趾。知时之未可乘,守义而止,不以文乱实。

  • 朱熹

    贲其趾,修文之初也;舍车而徒,不尚华侈也。

六二

贲其须。
象曰:贲其须,与上兴也。
  • 与上兴也 : 六二在下卦之中,其上为九三阳爻,刚健在上。六二以柔顺从上,承阳而动,文饰因上而发。文以应刚,即柔顺之文配合刚正之德。

古人注解

  • 须者,面之饰,文而不乱。与上刚应,文质相济,故曰与上兴也。

  • 王弼

    须之为物,附面而饰也。贲其须者,文之微也。得位中正,与上(九三)应也,故无咎。

  • 程颐

    文饰之道,不可太过。饰须,文之微也;从上(九三)之刚,柔以应之,乃文之正。

  • 朱熹

    贲其须,文饰之小也。顺刚应上,不失其中,文而有度。

六三

贲如,濡如,永贞吉。
象曰:永贞之吉,终莫之陵也。
  • 贲如濡如 : 濡,湿润、温润、润泽。贲如濡如形容装饰得既漂亮又润泽,是 刚健本质 与 温润文饰 的完美融合,象征文之至美而不失其质、刚柔平衡。
  • 终莫之陵也 : 陵,侵伐、凌驾、超越。

古人注解

  • 贲如,文明也;濡如,润泽也。明以中和,不失其正,故永贞吉。

  • 王弼

    贲如濡如,文质兼也。永贞者,恒守其中。久而不渝,故终莫之陵也。

  • 程颐

    文之盛者,必润其德,不枯不躁。能守其中正,文质并施,乃真吉也。

  • 朱熹

    贲如濡如,文之盛而不失其和也;永贞吉,守正不改之象。

六四

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象曰:六四,当位疑也。匪寇婚媾,终无尤也。
  • 贲如皤(pó)如,白马翰如 : 皤,白色、素色、质朴无华。翰,高飞、疾驰。象征文明之中返于质朴。文饰之极而返于素,文明而不艳。
  • 终无尤也 : 尤,过错、忧虑。

白马阳象,翰如动也。以柔居阴,遇刚相应,外虽疑而实合,故无尤。

古人注解

  • 王弼

    皤如,素也。文极反质,白马阳来,阴应之,故匪寇而婚媾。

  • 程颐

    文饰至此,当复于质。六四柔而当位,不文之文,素中见德。

  • 朱熹

    皤如者,质素也。白马阳象,来求阴应。疑似之中,正理自明,故终无尤。

六五

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
象曰:六五之吉,有喜也。
  • 贲于丘园 : 丘,山丘、山地;园,田园、郊区之地。象征返朴归真、文以自然为本。
  • 束帛戋戋(jian) : 束帛,成束的丝帛、丝帛束;戋戋,数量少、少量。以俭为美,文之至贵,在诚不在华

在尊位而能反质,贵而能俭,文之至也。虽吝终吉,有喜之象。

古人注解

  • 王弼

    丘园者,质之象也。束帛戋戋,文之微也。以柔中居尊,质文兼也,故终吉。

  • 程颐

    五以柔中居尊位,反于丘园之质,文而不伪。礼虽薄,意至诚,故终吉。

  • 朱熹

    贲于丘园,质胜文也;束帛戋戋,俭而有礼。虽吝,终吉。

上九

白贲,无咎。
象曰:白贲无咎,上得志也。
  • 白贲无咎 : 返璞归真、以质为文、素朴无伪,剥离一切多余修饰,回归事物本质,文饰即本质,本质即文饰
  • 上得志也 : 上九,居卦之极。达成《贲》之道的终极理想:去文之文、以素为饰、质以守真,至文而归于无文。

白贲者,文尽反质之象也。文明以极,反为素朴,故无咎

  • 王弼

    白者,质也。文饰极而反于质,故无咎。

  • 程颐

    文之至处,乃复于质。白贲,谓不文之文,至文也。

  • 朱熹

    白贲,质素也。文极而反质,纯诚自然,故无咎。

风地观

观,上(外)巽(风、入、顺)下(内)坤(地,顺),风行地上,与 地泽临卦 成覆卦卦, 临 是上临下,观 是下观上 。观卦由否卦再长一柔爻而来。

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彖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 盥而不荐 : 盥,盥礼(古人祭祀前会用清水洗手,以示 洁净身心、恭敬待神,是祭祀中 最核心的虔诚仪式)、洗手、净身。荐,进献祭品(如牛羊、酒食)、
  • 有孚颙(yóng)若,下观而化也 : 孚,诚信、真诚。颙,严肃端正、庄重恭敬、庄严肃穆。上位者以诚敬为本,不尚虚礼,百姓因此观化而从。
  • 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 省,巡视、考察、观察。方,四方诸侯之地、百姓聚居之处。巡视四方,观察民情而设教化之法。

古人注解

  • 王弼

    临者上临下,观者下观上;观在下而仰上,故以诚敬为本。

  • 程颐

    观者,示人以所当观也。君子以身作则,民观而化。

  • 朱熹

    盥而不荐,洁诚以观,不尚虚礼。有孚颙若,诚信充中而形于外。

初六

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象曰: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 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 以稚童般的方式(幼稚、肤浅、不全面)观察世界或看待事物,浅见而未有深察,对地位较低或职责有限的普通人来说,并无不妥(无需看清事物本质,只需应对眼前的现实需求);对君子(有身份、有责任、需担当全局的人,需洞察本质、谋划长远、引领方向)而言,有缺憾、有隐患
  • 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 符合普通人身份与需求的认知方式,君子需超越童观,君子若止于浅见、见而不察,则为吝

初六阴爻居最下位,柔弱未进,象征处于观的起始阶段。小人浅见不足责,故无咎;君子识理而不察,则吝。

古人注解

  • 王弼

    童观者,浅见之谓也。处观之初,未能深察。

  • 程颐

    童观者,未有定见。小人居下,浅见无害;君子不察则失德。

  • 朱熹

    童观,以浅识观事。小人无咎,君子可羞。

六二

窥观,利女贞。
象曰:窥观女贞,亦可丑也。
  • 窥观,利女贞 : 窥,从小孔、缝隙中窥视、窥探、偷看,喻视野局促、认识有限。位置低、视野窄,只能局部观察。对坚守被动、守内、安于本分角色的人(女贞)有利
  • 窥观女贞,亦可丑也 : 丑,不美、羞耻、缺憾。窥观 虽对守本分者有利,但从 追求更高认知、更优角色的角度看,它仍是一种 有局限的、不应满足的观察方式

六二阴爻居阴位,处下卦居中得位,虽有局限,却未偏离本分。

古人注解

  • 窥观者,视有所限。利女贞言守柔顺之道尚可,然不足美。

  • 王弼

    六二得中以柔,处下观上,所见不广,故曰窥观。守正则安,不守则丑。

  • 程颐

    居卑而观高,见局而识偏。阴柔守正可安,然非君子之道。

  • 朱熹

    窥观,小见也。利女贞,言妇人守其常也。君子若如此,则可羞也。

六三

观我生,进退。
象曰: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
  • 观我生,进退 : 观察自己的生活、行为和处境,即自我反省、内观己德,由外观而转内观。根据自我审视结果,决定前进或退守。

六三阴爻居阳位(不当),是下卦(坤☷)的最后一爻,即将衔接上卦(巽☴),象征 从下位者被动观上(如初六童观、六二窥观),转向中位者主动观己。

古人注解

  • 王弼

    观我生者,反观己也。能观己则知进退,故未失道。

  • 程颐

    由观人而反观己,是自省之道。知进退,则守道不失。

  • 朱熹

    观我生,内省也。进退皆得其宜,故未失道。

六四

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象曰:观国之光,尚宾也。
  • 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 国之光,即国家之文明、礼乐、政教之光辉;当以宾客之礼、谦敬之态亲近君上;

古人注解

  • 王弼

    观国之光,以见君德也。能守礼以近上,则无咎,故利宾于王。

  • 程颐

    居近君之位,当以礼观政,知敬而不干,是宾于王之义。

  • 朱熹

    观国之光,观礼乐教化之盛也。以谦敬近上,故利用宾于王。

九五

观我生,君子无咎。
象曰:观我生,观民也。

阳爻居尊位(天子之位),刚中而正,德位兼备,是君位之正,

古人注解

  • 王弼

    九五居尊位而中正,以身为法。观己之生德,则民观而化,故无咎。

  • 程颐

    居尊位,当自观己德,使下有所观。观己而民观,是以化成。

  • 朱熹

    观我生者,君子以身为天下法。观民也者,民观君而化。

上九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象曰:观其生,志未平也。

古人注解

  • 王弼

    观其生者,观天道也。居观之极,明而未中,知而未化,故志未平。

  • 程颐

    九五观我生者,人道也;上九观其生者,天道也。虽无咎,而犹未平。

  • 朱熹

    观其生’,观天之生物之理也。处卦之极,明而不中,故志未平。

火雷噬嗑

噬嗑,上(外)离(火、明、丽、电)下(内)震(雷、动、刑法),动而明、威猛而光明。雷(震)电(离、光明)合章。以雷霆之势(法)行光明之事(公正判断),象征 以明正之道破除阻隔、辨明是非、惩恶扬善、明正刑法,是以法明德的卦。

噬嗑,亨。利用狱。
彖曰:颐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刚柔分,动而明,雷电合而章。柔得中而上行,虽不当位,利用狱也。
象曰: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 噬嗑 : 噬,咬、噬食;嗑,合口、上下颚咬合。象征着咬合、咀嚼,引申为解决问题、清除障碍、治理乱象。
  • 利用狱 : 狱,古代指 刑罚、司法审判。以公正的刑罚治理乱象。
  • 颐中有物 : 颐,口、口腔、脸颊。口中有物不能合,必须咬断它才能通。象征社会中有障碍或邪恶之物,需以明正之法除去。
  • 柔得中而上行 : 噬嗑卦由否卦(天地否)变化而来,否卦初六柔爻上行至六五成为火雷噬嗑卦,否卦天上地下,阴阳阻隔,上下不通,变为噬嗑卦,柔得中上行,刚柔分,亨。六五为卦主。
  • 雷电合而章 : 章,彰显、有效。雷者威,电者明。雷与电相合,象征威与明并施,刑法分明。
  • 先王以明罚敕法 : 敕法,制定和执行法律。

古人注解

  • 颐中有物,喻天下有奸邪。雷动火明,以威明并施,去害而通,故曰噬嗑亨。

  • 王弼

    噬嗑者,去害通塞也。动以行之,明以照之,刚柔相济,故亨。

  • 程颐

    噬嗑,断也。治天下之道,贵在明察与决断。明而不决,则奸萌;决而不明,则刑滥。

  • 朱熹

    噬嗑,以刚明决物也。雷火相济,威明并施,刑法所以立也。

初九

屦校灭趾,无咎。
象曰:屦校灭趾,不行也。
  • 屦(jù)校(jiào)灭趾 : 屦,本义位鞋、鞋子,寅申为穿戴、套上。校,木板制成的刑具,古代特指脚镣,有别于枷(束缚颈部)和桎梏(手脚均束缚),属于较轻的刑具。灭,没也,指覆盖、遮住。刑具大小只是遮盖了脚趾,象征着受到轻微的惩罚或约束。比喻早制其恶,微罚以止

初九阳爻居阳位,得位,处噬嗑卦最下位,即使犯错,尚在萌芽阶段,属于防微杜渐之时。早制其恶,小惩大诫。防微杜渐,是明法之道。

古人注解

  • 屦校灭趾者,微罚以禁非也。止恶于初,虽痛无咎。

  • 王弼

    恶之始生,轻刑足以止之。灭趾而止,不行也。

  • 程颐

    法施于初,轻而有制。止恶于萌,故无咎。

  • 朱熹

    屦校灭趾,小刑也。止其过而不使行,故无咎。

六二

噬肤灭鼻,无咎。
象曰:噬肤灭鼻,乘刚也。
  • 噬肤灭鼻 : 肤,带皮得肉,软肉、鲜肉,比较肥美。 灭鼻,鼻子没入。

古人注解

  • 王弼

    噬肤灭鼻者,刑之轻也。虽伤颜面,而能止恶,故无咎。

  • 程颐

    噬肤,浅也;灭鼻,伤表也。以柔中而受制于刚,正其不正,虽伤无咎。

  • 朱熹

    噬肤灭鼻,轻刑也。居中而顺,受上所制,虽伤犹吉。

六三

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
象曰:遇毒,位不当也。
  • 噬腊肉,遇毒 : 腊肉,腌制或熏制的肉,比较坚硬。毒,毒害、危害。象征着处理问题时遇到的阻力较大,处理问题时遇到了阻碍、困难或危害。

六三爻是阴爻居阳位,位置不正不中,刚柔交际之处。象征着行为或决策可能不够恰当,柔居刚位,可能缺乏刚健的行动力。

古人注解

  • 王弼

    腊肉坚也。噬之艰也。遇毒者,邪害之象。位不中正,故虽行法而多险。

  • 程颐

    三以阴居阳,任非其分,虽欲行法以正恶,而多险阻,能守正故无咎。

  • 朱熹

    噬腊肉,事坚而难。遇毒,以不中正也。然守正不失,故小吝无咎。

九四

噬乾胏,得金矢,利艰贞,吉。
象曰:利艰贞吉,未光也。
  • 噬乾胏,得金矢 : 乾,干枯、干燥。胏,胸腔肉、带骨得肉。矢,箭。得金矢,象征着在处理坚实难断的问题时得到了有力的支持或工具。
  • 利艰贞吉,未光也 : 虽然取得了吉祥的结果,但还没有达到完全的圆满。这里的未光暗示了虽然成功,但仍有提升的空间。离为光明,九四处离最下爻,和六五相比,算是未光。

古人注解

  • 王弼

    噬乾胏,坚物也;得金矢,刚正也。艰贞乃吉,行法得中。未光,谓德虽正而未昭也。

  • 程颐

    四以阳居阴,刚中而能下,得行其正。虽艰难而终吉,然未至大明,故曰未光。

  • 朱熹

    噬乾胏,言所治坚难;得金矢,刚正之象;未光,谓功业未极也。

六五

噬乾肉,得黄金,贞厉,无咎。
象曰:贞厉无咎,得当也。
  • 噬乾肉,得黄金 : 黄,中央之色,喻中(六五爻居中)。君主凭借权威、中正,为解决全局得重大问题(噬乾肉)提供保障。

古人注解

  • 王弼

    乾肉坚实,重罪之象。得黄金者,得刚中之德。处尊守中,虽危而无咎。

  • 程颐

    五以柔中居尊位,得应于刚中之二,刚柔得宜,行刑得正。虽危而无咎。

  • 朱熹

    噬乾肉,言事之坚实。得黄金,刚中之象。贞厉无咎,守正而慎刑也。

上九

何校灭耳,凶。
象曰:何校灭耳,聪不明也。
  • 何校灭耳 : 何,通荷,背负、戴上、承担。灭耳,指刑具遮盖了耳朵,象征着受到的惩罚非常严重。上互卦坎为耳,上卦离为目。上九在坎上,故灭耳。
  • 聪不明也 : 聪,听觉灵敏、听力。明,视力好、明察、明智。聪不明也,指耳不聪、目不明。

阳爻居上位,刚极而不中,象征刚暴过盛。处卦之终,行刑已极,过度使用威力。

古人注解

  • 灭耳者,刑过也。治之以刚,失其中和,故凶。

  • 王弼

    法施太过,听不及下,刑及无罪,是以凶也。

  • 程颐

    噬嗑之道,以明断为贵;刚极则暴,不复听谏,故凶。

  • 朱熹

    何校灭耳,刑过失中之象。聪不明,谓刚暴不纳谏也。

地泽临

临,上(外)坤(地、顺)下(内)兑(泽、悦),悦而能顺。临,大也。阳气始生为复卦,二阳长是临卦,三阳长是泰卦,四阳长是大壮卦,临是向大壮发展的,是阳生的过程。

临,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
彖曰:临,刚浸而长。说而顺,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象曰: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 至于八月有凶 : 八月为观卦、为酉月, 秋分之时 ,阴气始盛,阳气始衰。八月阴胜,故有凶。提示盛极则衰。
  • 刚浸而长 : 阳气渐长(浸上),象征力量增长、地位上升。
  • 刚中而应 : 九二居下卦中位、刚健而中正;六五居上卦中位、柔中能应。上下相应,政通人和。
  • 容保民无疆 : 容,宽容、包容; 无疆,没有边界。 指包容一切、保护所有人。

古人注解

  • 王弼

    临者,君临于民也。刚长而顺,能以德临,则亨通也。至于八月有凶,盛不可久也。

  • 程颐

    临,君临下之道也。喜而顺,则民服。惟持中正以守盛,方可无凶。

  • 朱熹

    临,元亨利贞,以德临民也。八月有凶,阳消阴长,盛极必衰。

初九

咸临,贞吉。
象曰:咸临贞吉,志行正也。
  • 咸临 : 咸,古通感,感应、感化、真诚相感、心意相通。这里应为 都、皆之意,初九和九二阳爻一起(都)到来(临)
  • 志行正也 : 阳长阴消为天地正道。天地之大德曰生。

古人注解

  • 王弼

    初九刚正处下,以诚感上,是以咸临而吉。

  • 程颐

    以刚正之德居下,而感人以诚,是咸临也。志正则行正,故吉。

  • 朱熹

    咸,感也。以诚感人,守正则吉。

九二

咸临,吉,无不利。
象曰:咸临,吉,无不利,未顺命也。
  • 未顺命也 : 临卦二阳复生,虽在阳长阴消的转化过程中,但是此时仍是阴多阳少,刚爻的渐次生长还待继续。

九二阳爻居下卦兑中位,守中不偏、行事有度,九二与六五相应,为全卦之主。

古人注解

  • 王弼

    二以刚居中,感而通上,下应初九,故无不利。然未顺天命,故戒之。

  • 程颐

    咸临之道,以诚感人。九二居中得正,感通无碍。然时未尽顺,故曰未顺命。

  • 朱熹

    咸临与初同,而二位更中正,感之广也。未顺命,戒其时未尽也。

六三

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
象曰:甘临,位不当也。既忧之,咎不长也。
  • 甘临 : 甘,甜、容易、甜美、安逸,引申为好乐、自得。

六三阴爻居阳位(柔居刚位),处兑卦之终,上卦之下,位不当,象征着行为或态度不适当。若能清醒认知到自身所处大势,忧虑为计,无咎。

古人注解

  • 王弼

    甘临者,安于所临,不复忧惧;安乐之极,故无所利。能忧之,则咎可免。

  • 程颐

    甘临者,以安逸而临人,不知戒惧。知忧则改,故无咎。

  • 朱熹

    甘临,以安逸自恣也。若能忧而知戒,则无咎。

六四

至临,无咎。
象曰:至临无咎,位当也。
  • 至临无咎 : 至,至诚、至善、至敬、极致之意。以至诚之心、至正之道来临人。

六四爻是阴爻居阴位,位置得当,象征着行为或态度是适当的。和初九正应,在阳长阴消的大势中,位正又有刚爻应合,无咎。

古人注解

  • 王弼

    三失位以甘,四得位以至;得位则正,正则无咎。

  • 程颐

    以至诚而临人,得中正之道,故无咎。

  • 朱熹

    至临,至诚之临也。六四阴柔得位,以诚感下,无咎。

六五

知临,大君之宜,吉。
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
  • 知临,大君之宜 : 知,通智,智慧、明辨、明察、明智。坤为思,为睿智,故为 知临。这一爻中为君临、统治之意。六五为尊位、天子位,有君临之象,有全卦主爻九二为正应,上下都处中位,上下应合,能悦而顺,故为 大君之宜。

六五阴爻居尊位(天子之位),柔中得正。与九二相应,九二刚中而正,辅佐六五柔中之君,君臣相感,政化通明。

知临者,以智慧察下而化之也。居中得正,故曰大君之宜。

古人注解

  • 王弼

    五以柔中居尊位,知以临下,不失中道,故大君之宜而吉。

  • 程颐

    知临者,以知而中,不为情蔽。大君之道,当如是而吉。

  • 朱熹

    知临,以明德中道临民也。大君之宜,谓居中行中之道。

上六

敦临,吉无咎。
象曰:敦临之吉,志在内也。
  • 敦临之吉,志在内也 : 敦,敦实、厚重、笃实、诚恳、质朴。厚德无害,安于本心、敦厚自守、守柔而终吉。

阴爻居最上位(终位),柔中有止,居临之极。阴柔厚重,能自守谦和,不以尊位为荣,反以诚恳为本。

古人注解

  • 王弼

    上六处尊极而能厚下,志不外驰,故吉无咎。

  • 程颐

    临之极而不亢,厚以自守,志在内修,不求外饰,此其吉也。

  • 朱熹

    敦,厚也。处上位而能敦厚以临下,志在内修,不为外名,吉而无咎。

泽雷随

蛊,上(外)艮(山、止)下(内)巽(风、入、顺),蛊,坏乱之事。治蛊则天下治。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 : 本义是器皿中有毒虫、生虫,引申为腐败、腐坏、混乱、需要整治弊病的状态。蛊卦的主题就是 治蛊 ,即整治积弊。
  • 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 表示在行动之前和之后都要有充分的准备和反思,象征着在进行重大变革或行动时,要有周密的计划和总结,以确保事情的成功。先谋后动、谋定后守
  • 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 : 蛊卦由泰卦初九和上六换位而来,泰卦初九刚爻上至上九,上六柔爻下到初六成为蛊卦。
  • 蛊,元亨,而天下治也 : 蛊本是败坏,但因治蛊,反能致亨,天下归治。

古人注解

  • 王弼

    蛊者,事之坏也。治蛊者,修废举失,使之亨通。

  • 程颐

    蛊者,败坏之极,治之乃通。君子当振起天下,厚民德以革弊。

  • 朱熹

    蛊,事坏也。元亨者,治坏为亨也。先甲后甲,言终而复始。

初六

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象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
  • 干父之蛊 : 干,承担、整治、处理、治理。父之蛊,父辈遗留得弊病、混乱或问题。
  • 有子,考无咎 : 考,古代指已逝的父亲,可泛指父辈、祖辈。

初六阴爻居最下位,处在起始之地。处柔顺之位,表示能顺承父志,从最基础的地方开始整饬积弊。

古人注解

  • 王弼

    初六以柔处下,承父之蛊,以顺承志,虽危终吉。

  • 程颐

    蛊,自家始治。子承父志以治之,虽有险厉,终则吉。

  • 朱熹

    干父之蛊,承父之弊而治之也。子能承父志,虽危终吉。

九二

干母之蛊,不可贞。
象曰:干母之蛊,得中道也
  • 干母之蛊,不可贞 : 母之蛊,比喻柔顺、阴柔之事(情感化的)的积弊。不能坚守刚性原则、固执不变,要灵活变通、刚柔并济、兼顾情感与原则。

古人注解

  • 王弼

    父象刚,母象柔。父之蛊,宜执而正;母之蛊,宜中而通。

  • 程颐

    母之蛊,柔顺之事,不可执守,宜得中道而通。九二居中,故可行。

  • 朱熹

    干母之蛊,言治柔顺之弊。不可贞,言不可固守。九二阳居阴位,中道可行,故吉。

九三

干父之蛊,小有晦,无大咎。
象曰:干父之蛊,终无咎也。
  • 干父小有晦 : 晦,晦暗、不顺利、波折。

九三阳爻居阳位(得位),但处下卦的极点,逼近上卦,位置危险。上无正应,处境孤立,所以在治蛊之事上容易出差错。但它刚健有力,能担当大任,虽有小悔,但无大过失。

古人注解

  • 王弼

    九三刚而不中,虽承父之蛊,或有小悔,然能自改,故无大咎。

  • 程颐

    承父之蛊者,志在承继父志,虽或未尽善,有小悔,终无大害。

  • 朱熹

    小有悔,谓未能尽善。无大咎,谓其志在承父,终无咎也。

六四

裕父之蛊,往见吝。
象曰:裕父之蛊,往未得也。
  • 裕父之蛊 : 裕,宽裕、宽容、宽纵、姑息、放松。对父辈的积弊不加整治,反而放纵姑息。

六四阴爻居阴位,阴柔处艮之初,止而不治,偏于宽纵。

古人注解

  • 王弼

    六四柔而失正,以柔纵蛊,往则见吝。

  • 程颐

    治蛊当严而正,不可宽纵。六四柔弱,纵而不治,是以见吝。

  • 朱熹

    裕,纵也。纵父之蛊而不治,则其往也,未能得当。

六五

干父之蛊,用誉。
象曰:干父之用誉,承以德也。

六五以柔居尊处中,正应九二(刚健中正),上下相应,共同治蛊。

古人注解

  • 王弼

    六五以阴居尊,能柔顺承下,有九二中正相应,以德承父,故有誉。

  • 程颐

    以柔居尊,虽不中正,然能用德,承父之志,以正其弊,故得誉。

  • 朱熹

    用誉,得美称也。承以德也,言六五能以德承父业而治蛊也。

上九

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 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 事,侍奉、效力、从事。王侯代表世俗的权力和地位。不追求世俗的权力和地位。推崇自身所坚持的事或志向。
  • 志可则也 : 则,效法、学习、法则、榜样。志向可以作为榜样。

古人注解

  • 王弼

    治蛊已极,无所复治,故不事王侯,而高尚其事。

  • 程颐

    蛊至上九,则弊极而治尽。能不复事王侯,以清高自处,其志可法。

  • 朱熹

    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言其超然独立,不为权势所累。

泽雷随

随,上(外)兑(泽、悦)下(内)震(雷、动),动而悦,象征着顺应(时势)、顺势而为、随时势而动。

随,元亨,利贞,无咎。
彖曰: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随时之义大矣哉!
象曰: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 刚来而下柔,动而悦 : 随卦从否卦变来,否卦上九和初六交换,上九下到随卦初九位,处柔爻之下。否卦天地不通,上下两爻交换,天地往来,阴阳交流,变得通常,故元亨0
  • 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 晦,夜晚、日暮、黄昏。君子效法卦象,随时而行:白天活动,夜晚歇息,动静有度,随顺自然。随之为义,随时而动,不失其正。

古人注解

  • 王弼

    随者,随时也。随时以动,则无往不利。

  • 程颐

    随时而动者,非附和而已,乃因时顺理之谓。

  • 朱熹

    随,从也。随时而动,随理而行,则元亨利贞无咎。

初九

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
象曰:官有渝,从正吉也。出门交有功,不失也。
  • 官有渝 : 官,犹常(道)也。有渝者,变革旧常。能随时改正,必吉。渝,改变、变动、变化。

初九刚来而下柔,阳爻居阳位,得正,为随卦主爻。

古人注解

  • 王弼

    官有渝者,变常也。能变旧而随时,不失正,则吉。

  • 程颐

    随者,当随时而动,不可执常。初九刚正,能随时改易,所以吉。

  • 朱熹

    官有渝,谓能变通。随时而变,从正则吉;交际而守正,亦有功。

六二

系小子,失丈夫。
象曰:系小子,弗兼与也。
  • 系小子,失丈夫 : 系,依附、追随、束缚。六二和九五为正应,可以为丈夫,初九为随卦主爻,六二比邻初九,初九为震,为长子,可为小子。若为女性,则顾念子而失丈夫,有离异之象;若男性,丈夫也可为德厚长者,小子为平庸之辈。

古人注解

  • 王弼

    六二以柔居中,本应九五。若系初九,则失九五。

  • 程颐

    随在得其所随。六二应九五而正,若舍之而系于初九,是失正也。

  • 朱熹

    小子,指初九;丈夫,指九五。六二居中得正,应于九五,正随之道也。若系初九,则失九五矣。

六三

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
象曰:系丈夫,志舍下也。
  • 系丈夫,失小子 : 舍初九而随九四。
  • 志舍下也 : 三欲随上,舍近而求远,是舍小子而随丈夫。

古人注解

  • 王弼

    二则随小子而失丈夫,三则随丈夫而失小子。志舍下也,故利居贞。

  • 程颐

    随在择所随,三能舍近就远,志在上也。

  • 朱熹

    小子谓初九,丈夫谓九五。三舍近随远,志在随正也。

九四

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象曰:随有获,其义凶也。有孚在道,明功也。
  • 随有获,贞凶 : 获,获利、获得。九四阳爻居阴位,刚而位不当,又处于近君位,易因刚健(锋芒过露)而居功逐利,招致凶险。
  • 有孚在道,明功也 : 孚,诚心、诚信、诚实、真诚。明,明辨、清晰。随人做事,居功获利,其义凶。心怀诚信,明辨所处,则无咎害。

古人注解

  • 王弼

    九四失位,随而有获,非正也,故贞凶。唯有孚守道,乃可以免咎。

  • 程颐

    九四以刚居阴位,非正。若随而得,必有凶。然能诚信守道,则虽得,亦无咎。

  • 朱熹

    随有获,非正也,故凶。有孚在道,则虽获亦可,无咎。

九五

孚于嘉,吉。
象曰:孚于嘉,吉;位正中也。
  • 孚于嘉 : 嘉,美好、优秀、善的人或事。

九五居尊位,阳爻居阳位,又在全卦的中位,正中而得正。以刚健中正之德居尊位,又能以孚随正道、美善之事(嘉),所以合随道。为全卦最好的一爻。

古人注解

  • 王弼

    九五刚中居尊,孚信在上,下应六二,故孚于嘉而吉。

  • 程颐

    九五以刚中正居尊位,应六二之柔顺,君臣相孚,随从正道,吉。

  • 朱熹

    孚于嘉,言以诚信随美善也。九五中正居尊,正应六二,吉之道也。

上六

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
象曰:拘系之,上穷也。
  • 拘系之,乃从维之 : 拘系,拘束、束缚、捆绑。从、跟从、追随、顺从。维,维系、维持、加固。
  • 王用亨于西山 : 用亨,通享,祭祀、祭礼。西山,西周的重要祭祀之地(传为周文王祭祀先祖或天地的场所,象征 “庄重、终结性的仪式”)

上六阴爻处随卦最上(极),随之至极,随之穷尽,只知(能、过渡)追随,反而被束缚、限制。

古人注解

  • 王弼

    上六随之极,柔而无正,故拘系。然犹能随正,则乃可维。

  • 程颐

    随之至极,必至困穷。然能返正,从维大道,犹可以济。

  • 朱熹

    拘系之,随极而困也。乃从维之,犹可以归正。王用亨于西山,言随正以大祭,归于至诚。

雷地豫

豫,上(外)震(雷、动)下(内)坤(地,顺),顺以动,顺为基,动为用,遵循规律、顺应时势而行动,代表安乐、喜悦、愉悦、和顺。天地和顺万物生长,人心和顺上下同心。豫卦和谦卦为正覆卦。

豫,利建侯行师。
彖曰: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侯行师乎?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 豫,利建侯行师 : 在安定和顺的环境中,可以积极地开展政治和军事行动。
  • 刚应而志行 : 豫卦从复卦变来,复卦初九和六四交换,豫卦九四为全卦唯一刚爻,其余阴爻上下应合。
  • 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 : 不忒,无差错。天地遵循 “顺以动” 的规律,日月有序运行无差,四时有序更替。
  • 雷出地奋,豫 : 春雷声响起,万物苏醒生长(奋),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和乐兴盛的景象
  • 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 殷,大、盛、盛大。荐,祭祀、祭礼、礼祭。配,配享、陪祭。祖考,祖先、先祖。先王以盛大的礼仪,将音乐(乐)与美德(礼)呈献给天帝,并陪同祭祀先祖(祖考)

古人注解

  • 王弼

    豫者,顺以动也。动而有顺,则无不通,故利建侯行师

  • 程颐

    豫者,安乐之义。然非逸豫之豫,乃顺时而动,乐以成治。

  • 朱熹

    豫,喜乐也。下动而上顺,顺以动也。故天地圣人皆法之,以成大治。

    豫卦,上震(动)下坤(顺),此处下动而上顺,非指卦体,指圣人顺应(上顺)民心而动(下动)

处六

鸣豫,凶。
象曰:初六鸣豫,志穷凶也。

鸣豫者,志在声乐而无远志,必至于凶。

初六是豫卦的 “起始爻”,事情刚刚开始(萌芽)就因安乐和顺而炫耀自得,乐而无根基,显而无分寸,易乐极生忧,志向浅薄,志短而失序。缺乏远志,只知沉溺当下之乐,必有凶险。

古人注解

  • 王弼

    豫之为道,当顺以动。今处卑弱,而鸣以自豫,是穷志也,故凶。

  • 程颐

    豫贵以顺动,初六乃浅志张扬,流于逸乐,必致凶也。

  • 朱熹

    鸣豫,志浅而自鸣,必凶。

六二

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 介于石 : 介,耿介、坚定、坚固不移。六二的品德如磐石般坚硬稳固,在豫卦的 “和乐氛围” 中,不被浮躁的愉悦裹挟,始终坚守正道原则。
  • 不终日,贞吉 : 形容行动果断、及时。当和乐局面中出现 “偏离正道” 的迹象(如他人沉迷享乐、事务即将失序),六二能凭借 “中正” 的洞察力,迅速察觉隐患,不拖延、不犹豫,及时采取行动(或纠正偏差,或坚守原则以避风险),因行动符合 “贞”(正道),故 “吉”;

古人注解

  • 王弼

    六二以柔中处正,能守贞不失,故介如石,不随豫而动。

  • 程颐

    二以中正,处豫之时,不为逸乐所动,心如石然。能即止,不延误,故吉。

  • 朱熹

    介于石,言守正如石之坚;不终日,言不待久也。以中正故吉。

六三

盱豫,悔。迟有悔。
象曰:盱豫有悔,位不当也。
  • 盱(xū)豫 : 盱,张目仰望、仰视、张望。形容目光浮动,摇摆不定,不安于位。

六三爻是一个阴爻居阳位,位置不当,象征着行为不恰当、不适宜。

古人注解

  • 王弼

    三以阴居阳,失位不中,志不安正,故盱望于外以求豫,必悔。

  • 程颐

    处豫之时,而位不当,志欲豫而不能安,必悔。

  • 朱熹

    盱豫者,志不安也。迟有悔,不即改正,则悔深。

九四

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象曰: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
  • 由豫 : 由,遵循、顺从、随着。循豫而行,因时顺动。
  • 朋盍簪 : 盍,合、聚、聚集、聚合。簪,簪子、簪饰、头饰,引申为聚集、会合。 同道都会聚拢而来

豫卦的核心是 顺以动 ,九四作为唯一阳爻(核心爻),承上启下(连接下卦震的动 与上卦坤的 顺),通过自身刚健行动,带动上位者顺承、下位者追随,最终实现 上下同豫(志大行也)

古人注解

  • 王弼

    九四刚而得位,应乎初六,顺豫而行,志得大施。

  • 程颐

    由豫,循理顺时而动也。九四能如此,故大有得,朋党皆来。

  • 朱熹

    由豫,得于顺时而动;大有得,言志行也;朋盍簪,言群贤附之也。

六五

贞疾,恒不死。
象曰:六五贞疾,乘刚也。恒不死,中未亡也。
  • 贞疾,恒不死 : 疾,疾病、困难、困境。坚守正道但遭遇疾病或困难

六五居上卦坤(顺)的中位,其下紧邻九四(阳爻,刚健之爻),形成 阴爻乘阳爻(六五乘九四)的格局,乘刚在《周易》中常喻 柔者凌驾于刚者之上

恒不死 喻指 局面不崩坏、自身不覆灭,这是对 贞疾 补充,六五虽有隐疾,却能长久维持和乐格局与自身地位,核心原因在于 得中。

古人注解

  • 王弼

    六五以阴柔居尊,不任其位,故曰贞疾;然得中守正,虽疾而不死。

  • 程颐

    豫之时,居尊位者,最当忧惧。六五柔弱而居尊,故有贞疾之象。然能守中正,虽病犹存。

  • 朱熹

    贞疾,位尊而才弱,如病;恒不死,以其中正故也。

上六

冥豫,成有渝,无咎。
象曰:冥豫在上,何可长也。
  • 冥豫,成有渝 : 冥,昏昧、昏暗、不明。渝,改变、变化、转变、变易。冥豫 者,昏迷于豫也。过度沉迷和乐而失却清醒,在豫乐已成之时,若能转变(渝=改变),悔悟及时,就能无咎 。

上六阴爻居于全卦之极,处在豫乐的顶点。因阴柔无正,容易沉湎于逸乐,迷昏其中,是 冥豫 ,但因为居于终位,若能知变、转身,仍可免咎。

古人注解

  • 王弼

    上六处豫之极,昏冥而不知止,若能渝变,犹可无咎。

  • 程颐

    处豫之极,若不知变,则祸至矣。若能自渝,则无咎。

  • 朱熹

    冥豫’,昏迷而不知止也。然成有渝,改而从正,则无咎。

地山谦

谦,上(外)坤(土、地)下(内)艮(山、刚健),山在地下,山虽然高大,但处于地下,不露锋芒,象征着谦逊。谦卦是《周易》中少有的 全吉之卦 ,是六十四卦中最推崇的一卦,被称为 六十四卦中无不吉者,唯谦独亨

谦:亨,君子有终。
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终也。
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 君子有终 : 君子以谦处世,能够善终,不致中途败亡。
  • 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 天道不高高在上,而是向下施予(阳光普照、雨水滋润),更显显得光明普照。地道(大地山川)谦卑不张扬(大地承载万物、低处汇聚水流),更能孕育滋养万物,使万物向上生长。
  • 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 : 天道会减损盈满(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增益谦逊不足(新月渐盈、水向下流);地道会改变盈满,滋养谦逊之物。
  • 谦尊而光,卑而不可踰 : 踰,通逾,跨过、越过,可引申为超越、凌驾、突破某种界限或标准。谦逊的人即便身居高位(尊),也不会因谦逊而失威严,反而会因 “谦德” 让声望更光明;谦逊的人即便地位低微(卑),也不会因谦逊而被轻视,反而因 “守分寸、有底线”,让人不会小视。
  • 君子以裒(póu)多益寡,称物平施 : 裒,收取、聚合、聚集、收集。称,衡量、考量。平施,公平施予。将自身或环境中多余、充裕的部分(如资源、能力、机会等)收拢、整合,给予不足、匮乏的一方,核心是 针对寡的定向帮扶,强调 填补空缺、平衡差距。天道损有余以补不足。

古人注解

  • 王弼

    谦者,不自盈也。盈则溢,谦则益,故能亨。

  • 程颐

    谦者,天下之极致也。天地鬼神人道,皆恶盈而好谦。君子以谦自处,无往不吉。

  • 朱熹

    谦,卦中六爻皆吉,无凶咎者,以谦而已。

初六

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 谦谦表示谦逊到了极点,非常谦虚。卑,下、处低位。自牧,表示自我修养、自我约束和管理。

初六是 下卦艮卦(象征山、刚健)的最下位爻,柔顺处下,处于 谦卦 的起点,是 低位时的自我约束、修养(卑以自牧),凭此(谦谦的品德)可跨越重大困境(用涉大川)。

古人注解

  • 王弼

    初六以阴居卑,谦之至也。处卑而能自谦,虽涉险难,终得吉。

  • 程颐

    谦以自牧,则虽在险难,必得其助,故吉。

  • 朱熹

    谦谦君子,言其谦之又谦也。处下而能谦,虽涉大川,亦吉。

六二

鸣谦,贞吉。  
象曰: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 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 鸣,鸣叫、发声、显露。中心,内心、本心。此处指 谦德的自然表达与外显。心中有谦,故言行显谦,内心真正认同并坚守谦德

六二为阴爻居阴位,又处下卦中位,属 得位得中,以中正之德而谦而不虚伪,真正合乎内心,所以吉

古人注解

  • 王弼

    六二以阴居中,有谦德之实,故能鸣谦。

  • 程颐

    谦而中正,出于中心,非伪饰也。谦如此,吉。

  • 朱熹

    鸣谦,谦之著也。六二居下卦之中,谦之至也。

九三

劳谦君子,有终吉。
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 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 劳,勤劳、努力、付出、辛劳做事。

九三爻,阳爻居阳位,位置阳刚得当。劳而有功之象,阳爻在下卦之极,既有才力,又能谦逊,所以成劳谦之象。九三刚正有功,而能自谦,百姓悦服,故吉。

古人注解

  • 王弼

    九三以阳居阳,有功劳之象;处下体之极,谦而不矜,故吉。

  • 程颐

    有功而能谦,斯为大德。谦能保终,吉之道也。

  • 朱熹

    劳谦者,劳而能谦也。九三有功而不伐,是以万民悦服。

六四

无不利,撝谦。
象曰:无不利,撝谦;不违则也。
  • 撝(wéi)谦 : 撝,持守、推行、发扬、主持。

六四阴爻居阴位,得其正,且处于上卦坤之初,紧邻六五(君位),六四本位柔顺,能守谦,是非常合适的位置。接近尊位,若骄矜则凶;但若“撝谦”,即始终持谦而行,则无不利。谦是天地人鬼所共喜的法则,不违背它,就不会有害。

古人注解

  • 王弼

    六四以阴居阴,得位而不失谦,持谦而行,故无不利。

  • 程颐

    居尊位之侧,最当谦抑。能以谦自牧,不违谦之则,则事无不利。

  • 朱熹

    撝谦,持谦也。六四近君,尤宜谦抑,能守之,则无往不利。

  • 撝,持也。能持谦,不失谦道,故无所不利。

六五

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 不富,以其邻 : 富,富有、积累资源和财富。不富,非指不富有(物质匮乏),而是不过度积累占据资源,而是以谦逊为德,与邻(同伴或关联方、合作方)共享资源、凝聚力量。
  • 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 侵伐,战争、侵略,此处更多象征针对 不谦、不服 的对象采取正当行动,纠正错误或不正当的行为。

不富者,谦也。能以邻助,征伐不服,非为私也,故无不利。

古人注解

  • 王弼

    六五以柔中居尊,不自富大,能任贤以伐不服,故无不利。

  • 程颐

    谦之至者,不恃己力而能用贤。虽伐人,非为己,乃征不服于道者,故无不利。

  • 朱熹

    不富,以其邻,谓不自恃富而能用人。利用侵伐,谓征不服正者也。

上九

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象曰:鸣谦,志未得也。可用行师,征邑国也。

鸣谦,谓谦德著闻也。然未能尽行其志,故利用行师以征不服之邑国。

古人注解

  • 王弼

    上六处谦之极,谦之声闻(鸣谦),然志未得,故须用兵征伐,以成谦道。

  • 程颐

    谦之极而在上,虽著闻天下,然志未能尽得,必用兵以伐不服,斯乃谦之用也。

  • 朱熹

    鸣谦谓谦之闻也;利用行师,征邑国,谓征不顺也。

火天大有

大有,上(外)离(火、丽、明)下(内)乾(天、刚、健),火在天上,光明普照四方,天下昭著,象征物质丰裕、大有收获、德行昭彰、上下和顺

大有:元亨。
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竭恶扬善,顺天休命。
  • 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 : 六五爻为大有卦主爻,以柔居尊位(大)得中,以柔顺之德统领众阳(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上九,上下应之)

古人注解

  • 王弼

    大有者,有天下之谓也。六五柔中,居尊位而得应,天下之有皆归之。

  • 程颐

    大有者,大而有所归,非自有也。以柔中居尊位,而应乎乾健,故天下归之。

  • 朱熹

    大有,天下归之之象。柔得尊位,而中正应乾健,故元亨。

初九

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
象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初九爻是大有卦的第一爻,处于卦的最下方,代表事情的开始阶段。初九爻是阳爻,象征刚健、积极主动的特性。

无交害,匪咎 表示在与人交往时,应当避免相互伤害的行为。这强调了在初始阶段,应当保持和谐的关系,避免冲突。若能在艰难中坚守(艰则),则更不会有灾祸(无咎)。

大有之世,人多趋附。初九居下,若妄交,必害。能谨守,则无咎。

古人注解

  • 王弼

    初九刚正,在大有之初,能自守,不妄交,故无交害。

  • 程颐

    大有而处卑,若交非类,必至于害。能艰苦自守,则无咎也。

  • 朱熹

    无交害者,言不妄交也。处大有之世,能艰以自守,乃得无咎。

九二

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象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

九二处于下卦之中,阳爻居中而正,有“积中”的德,刚健中正,与六五(君位)相应,故能承载君上之任。

古人注解

  • 王弼

    九二以阳居中,有大任之才,能载天下,故曰大车以载。

  • 程颐

    九二刚健中正,能负重任,如大车能载。以此行则无咎。

  • 朱熹

    大车以载,喻其任大也;有攸往,无咎,言能负任而往,则无过也。

九三

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象曰: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 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 公,公侯、诸侯、古代贵族爵位,代表有德行、有地位的管理者。亨,通享,指祭祀或朝见时的宴享礼仪。小人通常指德行不足、能力有限的人

九三为阳爻居阳位(得位),处于下卦 “乾”(刚健)的最上位,具 “刚健进取” 的行动力。君子能够顺应天意,顺利地完成职责,而小人则因为自身的问题无法做到,甚至会带来危害。

古人注解

  • 王弼

    九三以阳居阳,得位有才,宜为公卿之任,以亨天子;若小人居之,必为害。

  • 程颐

    九三之才,宜辅君而通治道;小人居此,必败事而害政。

  • 朱熹

    公用亨于天子,言九三有才德足以亨天子之治也;小人弗克,无才德者不能胜任。

  • 阳刚居正,故为公之象。能辅君上,致享通亨。小人无才,不能当之,反为祸害。

九四

匪其彭,无咎。
象曰:匪其彭,无咎;明辨晰也。
  • 匪其彭,无咎 : 匪,不是、不要、非。彭,盛大、充盈、夸张、骄溢,也有“自大”之意。
  • 明辨晰也 : 九四在上卦离之初,离为火,为明,能明辨是非,保持清晰。

九四,阳爻居阴位(不中不正),临近君位(六五),是辅弼之臣,处于尊位之下,若恃盛自矜,容易生咎。如果能得火之明,明辨清晰,克制自满,不恃盛自大,便能无咎。

古人注解

  • 王弼

    九四阳居阴,位不中正,处尊之侧,若彭肆则有咎。不自彭肆,则得安也。

  • 程颐

    九四位高而势盛,若恃盛以自大,则凶。能不自彭,抑其盛,则无咎。

  • 朱熹

    匪其彭者,戒其不自大也。九四以阳居阴,不得正,宜戒矜盛。能明辨而抑之,则无咎。

  • 处尊近君,若矜自大,必有咎。若能不然,则无咎。

六五

厥孚交如,威如;吉。
象曰: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
  • 厥孚交如 : 厥,其、他。孚,诚、诚信、诚心。交如,交往、交流、结交。以诚信为本,广泛地交结于众人
  • 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 : 威,威严、权威、威仪、严肃。易,威严不刻意、不苛责、平易自然。备,防备、设防。(威严)平易自然(而成),不刻意防备或严苛(易而无备也)

六五阴爻居尊位(君位),柔中得正,是大有之主。上下五个阳爻皆归附于它,正是“大有”的象征。六五以柔中而居尊,能以诚信(孚)感召群阳(交如),又自然有威仪(威如),能感发人心、使志向一致。有孚有威,德威兼备,天下归心,自然大吉,而致吉祥。

古人注解

  • 王弼

    六五以柔中居尊位,信孚于天下,威仪自生,故吉。

  • 程颐

    六五以柔中正处尊,信孚感人而天下归,威仪自然而人不敢犯,此大有之主也。

  • 朱熹

    厥孚交如,言信孚能交感上下;威如,威仪自然,不假矫饰。

  • 孚信交接,则人皆悦服;威仪自然,则人皆敬畏。

上九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象曰:大有上吉,自天佑也。

人顺应天道(规律)、坚守正道(德行)后,自然天佑之,吉无不利。

上九爻虽然位置不当,但由于其处于大有卦的最高位置,象征着达到了一种非常圆满和吉祥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因为(人顺应天道、坚守正道)得到了上天的保佑,没有任何不利之处。

古人注解

  • 王弼

    上九大有之极,本当危也。然顺天命,天自佑之,故吉。

  • 程颐

    大有之极,本危处也。然以道顺天,不自矜恃,天自佑之,反得大吉。

  • 朱熹

    自天佑之,言顺天命,天自助也;故吉而无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