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卦之风地观
风地观
观,上(外)巽(风、入、顺)下(内)坤(地,顺),风行地上,与 地泽临卦 成对卦, 临 是上临下,观 是下观上 。上位者要诚信修德,以位教化之榜样(下观而化也)。
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
彖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
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
- 盥而不荐 : 盥,盥礼(古人祭祀前会用清水洗手,以示 洁净身心、恭敬待神,是祭祀中 最核心的虔诚仪式)、洗手、净身。荐,进献祭品(如牛羊、酒食)、
- 有孚颙(yóng)若,下观而化也 : 孚,诚信、真诚。颙,严肃端正、庄重恭敬、庄严肃穆。上位者以诚敬为本,不尚虚礼,百姓因此观化而从。
- 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 省,巡视、考察、观察。方,四方诸侯之地、百姓聚居之处。巡视四方,观察民情而设教化之法。
古人注解 :
王弼
临者上临下,观者下观上;观在下而仰上,故以诚敬为本。
程颐
观者,示人以所当观也。君子以身作则,民观而化。
朱熹
盥而不荐,洁诚以观,不尚虚礼。有孚颙若,诚信充中而形于外。
初六
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
象曰: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
- 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 以稚童般的方式(幼稚、肤浅、不全面)观察世界或看待事物,浅见而未有深察,对地位较低或职责有限的普通人来说,并无不妥(无需看清事物本质,只需应对眼前的现实需求);对君子(有身份、有责任、需担当全局的人,需洞察本质、谋划长远、引领方向)而言,有缺憾、有隐患
- 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 符合普通人身份与需求的认知方式,君子需超越童观,君子若止于浅见、见而不察,则为吝
初六阴爻居最下位,柔弱未进,象征处于观的起始阶段。小人浅见不足责,故无咎;君子识理而不察,则吝。
古人注解 :
王弼
童观者,浅见之谓也。处观之初,未能深察。
程颐
童观者,未有定见。小人居下,浅见无害;君子不察则失德。
朱熹
童观,以浅识观事。小人无咎,君子可羞。
六二
窥观,利女贞。 |
象曰:窥观女贞,亦可丑也。 |
- 窥观,利女贞 : 窥,从小孔、缝隙中窥视、窥探、偷看,喻视野局促、认识有限。位置低、视野窄,只能局部观察。对坚守被动、守内、安于本分角色的人(女贞)有利
- 窥观女贞,亦可丑也 : 丑,不美、羞耻、缺憾。窥观 虽对守本分者有利,但从 追求更高认知、更优角色的角度看,它仍是一种 有局限的、不应满足的观察方式
六二阴爻居阴位,处下卦居中得位,虽有局限,却未偏离本分。
古人注解 :
窥观者,视有所限。利女贞言守柔顺之道尚可,然不足美。
王弼
六二得中以柔,处下观上,所见不广,故曰窥观。守正则安,不守则丑。
程颐
居卑而观高,见局而识偏。阴柔守正可安,然非君子之道。
朱熹
窥观,小见也。利女贞,言妇人守其常也。君子若如此,则可羞也。
六三
观我生,进退。 |
象曰: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 |
- 观我生,进退 : 观察自己的生活、行为和处境,即自我反省、内观己德,由外观而转内观。根据自我审视结果,决定前进或退守。
六三阴爻居阳位(不当),是下卦(坤☷)的最后一爻,即将衔接上卦(巽☴),象征 从下位者被动观上(如初六童观、六二窥观),转向中位者主动观己。
古人注解 :
王弼
观我生者,反观己也。能观己则知进退,故未失道。
程颐
由观人而反观己,是自省之道。知进退,则守道不失。
朱熹
观我生,内省也。进退皆得其宜,故未失道。
六四
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
象曰:观国之光,尚宾也。 |
- 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 国之光,即国家之文明、礼乐、政教之光辉;当以宾客之礼、谦敬之态亲近君上;
古人注解 :
王弼
观国之光,以见君德也。能守礼以近上,则无咎,故利宾于王。
程颐
居近君之位,当以礼观政,知敬而不干,是宾于王之义。
朱熹
观国之光,观礼乐教化之盛也。以谦敬近上,故利用宾于王。
九五
观我生,君子无咎。 |
象曰:观我生,观民也。 |
阳爻居尊位(天子之位),刚中而正,德位兼备,是君位之正,
古人注解 :
王弼
九五居尊位而中正,以身为法。观己之生德,则民观而化,故无咎。
程颐
居尊位,当自观己德,使下有所观。观己而民观,是以化成。
朱熹
观我生者,君子以身为天下法。观民也者,民观君而化。
上九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
象曰:观其生,志未平也。 |
古人注解 :
王弼
观其生者,观天道也。居观之极,明而未中,知而未化,故志未平。
程颐
九五观我生者,人道也;上九观其生者,天道也。虽无咎,而犹未平。
朱熹
观其生’,观天之生物之理也。处卦之极,明而不中,故志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