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卦之雷风恒

雷风恒

雷风恒,下(内)巽(风、入)上(外)震(雷、动),恒者,久也,表示永恒、长久。咸卦是男女夫妻感应交流,恒卦是夫妻感情永固、长长久久。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彖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象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 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 : 雷风恒卦由地天泰卦的六四和初九交换位置而来,泰卦初九上到九四、六四下到初六,是为刚上而柔下。上震为雷为动、下巽为风为入,是为雷风相与(和雷风相簿同意,风助雷势、雷助风威),巽而动。雷风恒卦各爻皆有正应,是为刚柔皆应。

初六

浚恒,贞凶,无攸利。
象曰:浚恒之凶,始求深也。
  • 浚(jùn)恒之凶,始求深也 : 浚,疏浚、深挖、深掘。初六爻代表事物或状态的初创阶段,根基未固,柔爻居于刚位(阳位),其性柔弱却急于求成,上应九四,志望过高,故有“始求深”之失

古人注解

  • 王弼

    浚,求深也。初六以柔乘刚,力不能恒,而乃求深,是以凶也。

  • 程颐

    初六以浅近之资,不可以深固之恒。强以求之,是自招其凶。

  • 恒者,宜常久。初位最浅,不可求深。始而求深,必致凶害。

九二

悔亡
象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
  • 悔亡 : 象征着能够坚守中道,以中正之道求恒久。九二是阳爻居于阴位(不正),本来会有一些小小的悔恨或疑虑(“悔”指小疵、小过),但它居于下卦的中位(得中),“中”象征着适中、恰到好处、不偏不倚的原则。九二与上卦的六五(君位)是正应(刚柔相应)。六五是柔中之主,九二是刚中之臣,刚柔相济。

古人注解

  • 王弼

    二得中正,居恒之宜,故悔亡也。

  • 程颐

    九二以刚居中,得恒之正。能守之,则无悔也。

  • 刚中得正,能长久之道,故悔亡。

九三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
象曰:不恒其德,无所容也。
  •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 九三是阳居阳位,处下卦之终,刚而过中。虽然有恒久之心,但其刚猛之性,使其德行容易变动不定,不能长期保持中正。九三与上卦的上六(阴爻)是正应,但上六处于卦之极位,本身也不是稳定之象。固执于这种不稳定的德行(“贞吝”),则会陷入困境和麻烦

古人注解

  • 王弼

    处动之极,而不中正,故不恒其德也。失其恒,则或承羞辱。

  • 程颐

    德不恒,则为人所弃。贞而吝者,守其失也。

  • 三以刚处动,志变易,不能恒守其德。人所共恶,无所容处。

九四

田无禽。
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 田无禽 : 田,同畋,田猎、打猎、狩猎。《周易》中没有 “畋”,田和禽在一起,通常指田猎、打猎,象征付出努力、经营、有所求。无禽,指飞禽走兽,象征成果、收获、猎物。田无禽象征出外打猎却抓不到任何猎物、付出没有收获。

九四是阳爻居于阴位,位置不当(非其位)。

古人注解

  • 王弼

    四以刚居柔,不当其位,动则无功,故田无禽。

  • 程颐

    以刚处柔,不得恒也。妄动无功,故曰田无禽。

  • 久非其位,不能恒守,故虽田亦无禽也。

六五

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象曰: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
  • 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 坚守恒道。各安其位,才是恒。对妇人来说,柔顺和专一不变,从一而终为恒道。对夫子(或领导者)应该制订法则、以义理行事,需要刚健有为,裁决事物,需因时因地制宜,若亦固守不变、随妇柔顺,则失其刚断,故凶。

古人注解

  • 王弼

    以阴居尊,不可以制义,柔宜从一。

  • 程颐

    阴柔居尊,以柔守正为宜。若以其柔从事制义,则反凶。

  • 妇人之道,以贞顺为吉;夫子以制义为正,若效妇人之贞顺,则失其位,故凶。

上六

振恒。凶。
象曰:振恒在上,大无功也。
  • 振恒在上,大无功也 : 振,震动、摇摆。上六居恒之终,阴柔处最高位,本当静以守成;然以阴居动极(震体之上),愈动愈躁,不但凶,而且毫无功劳。

古人注解

  • 王弼

    处恒之终,而不能安静,动以失度,故凶。

  • 程颐

    动之终也,失恒之道,故大无功。

  • 恒当久,不当动。六处恒之上而振动,故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