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卦之离为火
离为火

离卦,为火、为丽(附着)、日、文明、征伐等义。为八纯卦之一。
离,利贞,亨。畜牝牛吉。 |
彖曰: 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
象曰: 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
- 离,丽也 : 丽,附着、附于。
- 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 作,起、起来。继,连续不断。
初九
履错然。敬之,无咎。 |
象曰: 履错之敬,以辟咎也。 |
- 履错然。敬之,无咎 : 履,行、踏、行事。错然,错乱、差错、无序的样子。
古人注解 :
王弼
履错然者,动之初也,故宜敬以无咎。处错乱之地,以敬避其咎也。朱熹
虽错然不安,以敬守之,则可无咎。
六二
黄离,元吉。 |
象曰: 黄离元吉,得中道也。 |
- 黄离元吉 : 黄为中央之色、土之正色。六二阴爻得中得正,离为丽,为附,依附、附着在中正之道上,丛根本上就是吉祥得。离,为明、为文明,光明而得中,普照四方,光明正大之象。
古人注解 :
王弼
黄,土色也,中正之象;离,明也。以中正之明居尊,故元吉。程颐
黄,中色也;离,明也。得中之明,故大吉。朱熹
以中而明,文明之君道也。黄离,文明中正之象。
九三
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
象曰: 日昃之离,何可久也。 |
- 日昃(zè)之离。不鼓缶(fǒu)而歌,则大耋(dié)之嗟 : 昃,太阳西斜、日暮。鼓缶而歌,敲着瓦盆唱歌。耋,老、八十岁以上称耋。嗟,嗟叹、哀叹、悲叹。
九三处下卦之终,阳爻居阳位,刚而过中,如日已过午,开始西沉。鼓缶而歌是一种达观的态度。庄子的妻子去世,他鼓缶而歌,认为人的死亡是与自然同化。
古人注解 :
王弼
日之将暮,明之将穷也。程颐
居离之极,明已衰矣。不能以乐自处,则衰愁之嗟也。朱熹
不鼓缶而歌,以自适也;不然必至于嗟叹。黄离,文明中正之象。
九四
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
象曰: 突如其来如,无所容也。 |
- 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 突如,突然、猝然、无预兆。焚如,火燃烧的样子。
九四爻处于离卦下卦之上,上卦之初,阳爻居阴位,不中不正,离火之极,火势由明转烈,前后皆火(离为火),重离叠火,故成“焚”象
古人注解 :
王弼
火至四位,盛极而无所容,故突如、焚如。程颐
火动之极也,故突焚死弃。朱熹
有所激而不可遏也。黄离,文明中正之象。
六五
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
象曰: 六五之吉,离王公也。 |
- 出涕沱若,戚嗟若 : 涕,眼泪。沱若,此处指泪流不止的样子。戚,忧惧、哀伤。
- 离王公也 : 离,丽、附。
六五居离卦上卦之中,柔爻尊位得中,上下皆阳(九四、上九),形成“离”为明、为附丽之象,附丽于王公(阳刚)而得助,象征以柔德治天下
古人注解 :
王弼
以柔居尊,明而能下,故悲民之忧而吉。程颐
涕沱戚嗟,非弱,乃感民之心,柔中之君德也。朱熹
哀戚以治天下,文明之君也。黄离,文明中正之象。
上九
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
象曰: 王用出征,以正邦也。 |
- 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 嘉,美好、喜庆。折首,斩首、擒首领(折,断也)。丑,同类之人。王出征,会有好的结果。俘获的非是一般的协从人员,而是主犯。
古人注解 :
王弼
王用出征,以明正也。折首,获非其类,不杀无辜,故无咎也。程颐
以文明之师,正邦国之乱。折其首恶之人,所获皆非本邦之善民也,故无咎。王者用其明德出而征讨,能诛其首恶,又不伤其同类之善人,故曰有嘉而无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