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卦之山风蛊
泽雷随
蛊,上(外)艮(山、止)下(内)巽(风、入、顺),蛊,坏乱之事。治蛊则天下治。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
- 蛊 : 本义是器皿中有毒虫、生虫,引申为腐败、腐坏、混乱、需要整治弊病的状态。蛊卦的主题就是 治蛊 ,即整治积弊。
- 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 表示在行动之前和之后都要有充分的准备和反思,象征着在进行重大变革或行动时,要有周密的计划和总结,以确保事情的成功。先谋后动、谋定后守
- 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 : 艮为山,为止,在上;巽为风,为顺(顺应、谦逊),在下,艮刚强在上,巽柔顺在下。以 巽(顺应规律与人心)为手段,以 止(停止乱象、坚守新规)为目标,方能治蛊
- 蛊,元亨,而天下治也 : 蛊本是败坏,但因治蛊,反能致亨,天下归治。
古人注解 :
王弼
蛊者,事之坏也。治蛊者,修废举失,使之亨通。
程颐
蛊者,败坏之极,治之乃通。君子当振起天下,厚民德以革弊。
朱熹
蛊,事坏也。元亨者,治坏为亨也。先甲后甲,言终而复始。
初六
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
象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 |
- 干父之蛊 : 干,承担、整治、处理、治理。父之蛊,父辈遗留得弊病、混乱或问题。
- 有子,考无咎 : 考,古代指已逝的父亲,可泛指父辈、祖辈。
初六阴爻居最下位,处在起始之地。处柔顺之位,表示能顺承父志,从最基础的地方开始整饬积弊。
古人注解 :
王弼
初六以柔处下,承父之蛊,以顺承志,虽危终吉。
程颐
蛊,自家始治。子承父志以治之,虽有险厉,终则吉。
朱熹
干父之蛊,承父之弊而治之也。子能承父志,虽危终吉。
九二
干母之蛊,不可贞。 |
象曰:干母之蛊,得中道也 |
- 干母之蛊,不可贞 : 母之蛊,比喻柔顺、阴柔之事(情感化的)的积弊。不能坚守刚性原则、固执不变,要灵活变通、刚柔并济、兼顾情感与原则。
古人注解 :
王弼
父象刚,母象柔。父之蛊,宜执而正;母之蛊,宜中而通。
程颐
母之蛊,柔顺之事,不可执守,宜得中道而通。九二居中,故可行。
朱熹
干母之蛊,言治柔顺之弊。不可贞,言不可固守。九二阳居阴位,中道可行,故吉。
九三
干父小有晦,无大咎。 |
象曰:干父之蛊,终无咎也。 |
- 干父小有晦 : 晦,晦暗、不顺利、波折。
九三阳爻居阳位(得位),但处下卦的极点,逼近上卦,位置危险。上无正应,处境孤立,所以在治蛊之事上容易出差错。但它刚健有力,能担当大任,虽有小悔,但无大过失。
古人注解 :
王弼
九三刚而不中,虽承父之蛊,或有小悔,然能自改,故无大咎。
程颐
承父之蛊者,志在承继父志,虽或未尽善,有小悔,终无大害。
朱熹
小有悔,谓未能尽善。无大咎,谓其志在承父,终无咎也。
六四
裕父之蛊,往见吝。 |
象曰:裕父之蛊,往未得也。 |
- 裕父之蛊 : 裕,宽裕、宽容、宽纵、姑息、放松。对父辈的积弊不加整治,反而放纵姑息。
六四阴爻居阴位,阴柔处艮之初,止而不治,偏于宽纵。
古人注解 :
王弼
六四柔而失正,以柔纵蛊,往则见吝。
程颐
治蛊当严而正,不可宽纵。六四柔弱,纵而不治,是以见吝。
朱熹
裕,纵也。纵父之蛊而不治,则其往也,未能得当。
六五
干父之蛊,用誉。 |
象曰:干父之蛊;承以德也。 |
六五以柔居尊处中,正应九二(刚健中正),上下相应,共同治蛊。
古人注解 :
王弼
六五以阴居尊,能柔顺承下,有九二中正相应,以德承父,故有誉。
程颐
以柔居尊,虽不中正,然能用德,承父之志,以正其弊,故得誉。
朱熹
用誉,得美称也。承以德也,言六五能以德承父业而治蛊也。
上九
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
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
- 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 事,侍奉、效力、从事。王侯代表世俗的权力和地位。不追求世俗的权力和地位。推崇自身所坚持的事或志向。
- 志可则也 : 则,效法、学习、法则、榜样。志向可以作为榜样。
上九爻处于蛊卦之终,意味着 干蛊(修正弊端) 的任务已完成或无需再参与,此时个人可脱离世俗事务的束缚,追求独立志节,以高尚德行自处。
古人注解 :
王弼
治蛊已极,无所复治,故不事王侯,而高尚其事。
程颐
蛊至上九,则弊极而治尽。能不复事王侯,以清高自处,其志可法。
朱熹
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言其超然独立,不为权势所累。